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培训班课程,专业摄影培训班,从入门到精通的系统课程

掌握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主体清晰背景朦胧,你的照片却像贴了层玻璃?问题往往出在光圈理解上,把光圈想象成水龙头——f/1.8是大开阀门,…

掌握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掌握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主体清晰背景朦胧,你的照片却像贴了层玻璃?问题往往出在光圈理解上,把光圈想象成水龙头——f/1.8是大开阀门,光线汹涌而入,景深变浅;f/16则是涓涓细流,前后景物都清晰,拍摄人像时,试着用f/2.8对准模特眼睛,你会发现背景的杂树突然化作色块;而换到f/11拍集体照,连最后一排人的睫毛都能数清,记住这个矛盾:大光圈虽然好看,但稍微移动就可能让焦点跑到鼻尖而非眼睛。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孩子总得到模糊身影?这就像试图用漏勺接住瀑布——快门1/30秒根本抓不住动态,将快门调到1/500秒,飞溅的水珠会凝固成水晶球,赛跑的宠物犬每根毛发都支棱着,但别盲目追求高速,拍摄溪流时故意降到1/4秒,水流就变成了丝绸,有个反常识现象:夜间用三脚架拍车流,30秒慢门会让红色尾灯拉出焰火般的轨迹,而实际上车辆早已驶离画面。

白平衡如何改变照片情绪

白平衡如何改变照片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晨光里的雪景为什么发蓝?相机比人眼迟钝,需要你告诉它什么是"白色",阴天模式给画面喂了颗暖宝宝,雪立刻泛出奶油黄;荧光灯模式则像加了薄荷糖,肤色会透出病态青,试试这个实验:傍晚用5500K色温拍咖啡馆,暖光会溢出屏幕;突然切换到3000K,同样的灯光瞬间结霜,有个陷阱要注意——混合光源下,钨丝灯和霓虹灯打架时,手动预设白平衡才能救场。

构图法则何时该被打破

构图法则何时该被打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把主体放在交叉点就万事大吉?看看那些获奖作品,常常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或者让模特的正脸紧贴边框,强迫症式的居中构图在拍对称建筑时是利器,但表现孤独感时,把枯树挤到角落反而更有张力,下次遇到引导线构图,不妨故意让小路从对角线逃出画面,观众的视线反而会被拽得更远,记住这些法则像自行车辅助轮——熟练后就该卸掉。

实战中ISO如何平衡画质与噪点

实战中ISO如何平衡画质与噪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博物馆里拍展品总是满屏噪点?把ISO调到12800就像给相机灌咖啡因,感光元件越兴奋,画质越粗糙,但有些现代相机像夜行动物,ISO6400时噪点控制仍比五年前的机器强三倍,关键要找到临界点:全画幅相机通常在ISO3200开始出现明显颗粒,这时就该开大光圈或找支撑物,特殊情况下,故意保留噪点反而能制造胶片感——拍摄老街雨夜时,ISO1600的彩色噪点比纯净画面更有烟火气。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