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艺名叫什么好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艺名要体现个人拍摄风格
拍人像的摄影师和拍风光的,艺名气质完全不同,比如专攻暗调情绪片的,可以叫"墨影"或"夜瞳",名字里带点神秘感;要是整天追着日出日落跑,不妨叫"追光者"或"镀金时刻",有个拍废墟的朋友直接用了"断墙",每次发作品都像在讲坍塌的故事,别学那些"XX视觉"的模板,客户连你是拍婚礼还是拍昆虫都分不清。
技术术语改编最不容易撞车
把光圈、快门这些词拆开重组,马上就有专业感,F1.8"这个数值,拆成"壹点芭蕉"(F/1.8的谐音),比直接叫"大光圈"有意思多了,见过用"焦外"当艺名的摄影师,他所有作品都刻意强化虚化效果,名字和作品形成互文,不过要避开"索尼大法好"这类梗,三年后回头看会尬得脚趾抠地。
生活场景能挖出惊喜彩蛋
咖啡师转行的可以叫"深烘暗房",既保留职业记忆点又关联摄影,有对夫妻档把女儿小名"布丁"改成"补丁日记",专门记录儿童成长,最绝的是个爱拍菜市场的,艺名就叫"二两月光",问他为什么,说"每天收摊时,月光刚好照在剩二两肉的案板上",这种名字自带故事,比"XX摄影工作室"强十倍。
慎用外文避免翻车现场
不是所有英文单词都高级,"Shutter Bug"(快门虫)在英语里其实是业余爱好者的戏称,见过直接翻译"光影诗人"叫"Light Poet"的,结果被外国客户问是不是卖灯具的,真要用的化,建议查查俚语词典,像"Framed"既有取景框意思,也有"被陷害"的双关,适合拍纪实题材的。
起名时不妨翻翻自己的废片文件夹,那些反复出现的元素可能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有个摄影师总拍玻璃反光,后来干脆改名"叠镜",反而成了个人标志,记住好艺名应该像曝光补偿——往左调是减法,往右调是加法,关键要刚刚好。


 WindChimeMelody
 WindChimeMelod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