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摄影好学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操作像学自行车吗
刚开始摸相机时,很多人会被光圈、快门、ISO搞得头晕,就像第一次骑自行车总摔跤,但当你发现调整光圈能控制背景虚化程度时,这种掌控感就和突然找到平衡的瞬间一样奇妙,比如拍摄公园里的野猫,用f/2.8大光圈能让杂乱的灌木丛变成柔和的色块,而f/8则会让枯树枝和猫胡子一样清晰——这种即时反馈比看说明书有效十倍。
构图规则会束缚创意吗
有人担心黄金分割、三分法会让照片变得死板,就像炒菜必须按菜谱放盐,但观察街头摄影大师的作品会发现,他们常故意打破规则:把地平线压在画面顶端制造压迫感,或是用对称构图拍破旧楼道形成强烈对比,试着在小区里拍晾衣杆,先用三分法把衣服放在交叉点,再尝试让竹竿斜穿整个画面,哪种更有张力?实践后你会发现规则更像是安全绳,而不是枷锁。
后期处理算不算作弊
这个问题就像问厨师该不该用调味料,见过暴雨后拍到的灰蒙蒙城市吗?用Lightroom拉高阴影、压低高光后,砖缝里的青苔和玻璃幕墙的反光突然有了层次——这不过是还原肉眼当时看到的震撼,但要注意像做菜放味精,过度锐化或饱和会让照片像隔夜回锅的青菜,失去本味。
自学遇到瓶颈怎么办
当拍了几千张照片还是像手机随手拍时,不妨试试这个土方法:连续三天拍同一个路灯,第一天用常规角度,第二天趴地上仰拍灯罩里的飞虫,第三天等下雨时拍玻璃上的倒影,这种刻意练习就像方言区的人学普通话,开始别扭,但突然某天就能区分"河南"和"荷兰"了,遇到问题去摄影论坛翻十年前的旧帖,常会发现前辈们用更笨的器材解决了相似问题。
摄影自学的妙处在于,它既需要像数学公式般的精确(比如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倒数),又允许像写散文那样自由发挥,那些看似矛盾的技巧,最终会在你拍废的第三百张照片里突然达成和解。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