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师考试培训,摄影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课程

摄影师如何掌握曝光三要素的平衡刚接触单反的新手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得通透,自己却要么死黑一片,要么惨白过曝?这就像炒菜时盐、火候、食材比…

摄影师如何掌握曝光三要素的平衡

摄影师如何掌握曝光三要素的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接触单反的新手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得通透,自己却要么死黑一片,要么惨白过曝?这就像炒菜时盐、火候、食材比例的配合——光圈是调味料的多少,快门是翻炒的时间,ISO则是食材本身的新鲜度,比如拍摄黄昏人像时,若只开大光圈追求虚化,可能丢失云层细节;此时需要将快门降到1/125秒以下,同时把ISO控制在800以内,就像炖汤时既要保持沸腾又要控制火候。

构图法则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

构图法则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科书上说三分法构图最稳妥,但为什么专业摄影师常故意打破规则?想象你拍摄街头卖糖画的老人:若机械地把主体放在交叉点,反而会失去竹签挥舞的动态张力,有次我在庙会尝试将老人安排在画面最左侧,右侧留出糖浆拉丝的轨迹,后期裁剪时发现这样比标准构图更有叙事感,关键要明白,引导线的作用是让视线跳舞,而非强迫它走正步。

不同光线条件下怎样控制色温

不同光线条件下怎样控制色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拍出的雪山为何总泛蓝?相机可不像人眼能自动调节色温认知,有次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自动白平衡让雪地变成了诡异的粉紫色,后来才明白,高海拔紫外线强的环境就像被蓝色滤镜笼罩,需要手动将K值调到5000以上,或者干脆用RAW格式记录,这类似于在碘钨灯下看白纸,你以为的白色其实早已被环境染色。

长曝光拍摄为何需要反向计算安全快门

长曝光拍摄为何需要反向计算安全快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知道"1/焦距"的安全快门公式,但拍摄车流轨迹时这个理论反而会误事,实际测试发现,架在三脚架上用2秒曝光,比手持1/30秒拍摄更不容易模糊——因为人体呼吸和心跳造成的抖动幅度远超预期,这就像用毛笔写小楷时,手腕悬空反而比紧贴桌面更稳,建议拍摄流水时,先用1/4秒试拍,再根据水花形态逐步延长曝光时间。

如何让闪光灯打出自然的光效

如何让闪光灯打出自然的光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室内会议拍摄时,直射的闪光灯总会把人物拍成"油光满面"的僵尸效果,有次我尝试将闪光灯头转向天花板,结果阴影又太重,后来发现45度角跳闪配合1/8输出功率,再在灯前蒙层餐巾纸,效果就像阳光透过纱窗般柔和,闪光灯不是主光源,而应该像调味时的几粒味精——少了察觉不到,多了就毁整道菜。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