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光源决定了画面的整体基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相机就犯愁:该从哪个方向打光?其实这和做饭一个道理——主菜放多少盐,整盘菜的味道就定了调,正前方的硬光像直射的烈日,适合表现金属质感,但人脸会显得扁平;侧45度的柔光则像清晨窗边的自然光,能让人像的轮廓立体起来,记得有次拍静物,我把LED灯挪到左上方,玻璃杯突然就有了晶莹的折射光斑,这就是主光源角度的小魔术。
补光要像调味料般适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拍照时拼命往阴影处塞反光板,结果拍出来像戴了张惨白面具吗?补光过度就像往汤里狂撒味精,实际拍摄时,我常把银色反光板放在模特膝盖高度,轻轻抬个15度角,这样既能提亮下颌线条,又不会破坏主光塑造的立体感,拍美食更要注意,用泡沫板在暗部补点环境光,比直接打辅助灯更能保留食物的自然色泽。
背景光得学会"藏"的艺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棚拍总有种说不出的高级感?秘密在于他们给背景单独打了光,但别急着往背景布上怼灯,我有次把束光筒调得太宽,模特的影子直接印在了墙上,活像恐怖片海报,后来学乖了:用蜂巢罩控制光束范围,让背景光刚好比主体暗半档,或者用彩色凝胶片打渐变,就像给画面悄悄垫了层底韵。
眼神光是点睛之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有没有发现证件照的眼睛总是死气沉沉?缺的就是那点反光,有次拍儿童写真,小朋友老是眨眼,我干脆把环形灯套在镜头上,结果瞳孔里立刻跳出两轮小月亮,不过要注意,眼神光不是越亮越好——像美颜过度的网红照里那种巨型光斑,反而会让眼睛像玻璃珠子,用小型LED灯在斜侧方微微一闪,效果最自然。
控光配件比灯具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迷信昂贵的灯光设备,其实柔光箱、格栅这些配件才是关键,上周帮朋友拍淘宝商品,用硫酸纸裹住闪光灯,比直接买柔光箱省了八百块,特别是拍反光物体时,没有柔光罩就像对着镜子开手电筒——满屏都是刺眼的光斑,灯光是颜料,控光工具才是画笔,哪怕用白床单DIY柔光屏,也比裸灯直打强十倍。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