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照片的呼吸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像油画,中午拍却像证件照?光线是摄影的隐形画笔,逆光拍摄时树叶会透出经络,但人脸容易发黑——这时用反光板补光,就像给阴影区塞了块冰糖,瞬间提亮又不刺眼,阴天的散射光适合拍婴儿皮肤,硬光下拍金属工具反而能突出纹理,光线太强时躲一躲,光线太弱时凑近点,这和炒菜火候控制是一个道理。
构图是视觉的导航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放在正中间为什么显得呆板?试试三分法:想象画面被井字线分割,让花朵落在交叉点上,拍高楼时故意倾斜手机,反而能制造动感,但人物倾斜就会像要摔倒,遇到杂乱的背景怎么办?蹲下来用天空当画布,或者开大光圈让背景虚化成色块,构图就像整理房间——该藏的东西藏好,该亮出来的摆在明面上。
快门速度能冻结时间
拍瀑布时想要绸缎效果还是水珠飞溅?1/30秒快门能让水流变雾,1/1000秒能凝固浪花,拍孩子跑动至少用1/250秒,但拍雨丝反而要降到1/60秒,高速快门像速冻饺子,慢速快门像熬高汤——前者锁住形态,后者融合韵味,夜间手持拍摄容易糊片?记住安全快门公式:1/焦距秒,用50mm镜头时,快门别慢于1/50秒。
后期是照片的裁缝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片发灰能不能救回来?拉曲线工具像扯橡皮筋——两头压暗中间提亮,层次就跳出来了,皮肤修图别过度磨皮,保留毛孔纹理才真实,就像熨衣服要留些自然褶皱,调色温时,往蓝色拉显得冷峻,往黄色拉透着温馨,这和换灯泡的色号一个道理,所有调整幅度别超15%,否则就像化妆浮粉了。
设备是工具不是枷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真的不能拍星空吗?找个支架固定,用专业模式手动对焦到无限远,ISO调到1600也能拍到星轨,长焦镜头拍月亮时,大气抖动会让画面模糊,等云层稳定的瞬间连拍十张,设备就像厨具——米其林大厨用铁锅也能炒好菜,关键看怎么掌控火候,遇到瓶颈时,换个50mm定焦镜头限制自己,反而能激发创意。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