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速度决定画面动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拍奔跑的宠物总是糊成一片?试试把快门调到1/500秒以上,上周社团外拍时,小张用1/200秒拍跳街舞的同学,结果手臂残影像长了六条胳膊,后来改用1/800秒,连飞扬的鞋带纹路都清晰可见,但要注意,高速快门会减少进光量,就像快速眨眼的瞬间看不清暗处细节,这时候需要调高ISO或开大光圈来平衡。
光圈大小影响故事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人像时背景总抢戏怎么办?f/1.8的大光圈能让杂乱的食堂餐桌虚化成彩色光斑,不过上周拍社团全家福就闹了笑话——用f/1.4拍三排人,结果前排社长鼻子清晰,后排同学的脸全像打了马赛克,后来改到f/8才让所有人都清楚,但背景的樱花树反而变实了,光圈数字越小,背景越梦幻;数字越大,前后越均衡。
构图线条引导观众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操场,别人拍得像电影海报?试着找找隐形线条,上周拍图书馆,小林把旋转楼梯的螺旋线对准画面角落,结果看照片的人会不自觉盯着楼梯间透出的阳光,而竖构图时把跑道边缘的白线延伸向远方,比直接怼着跑道拍更有纵深感,就像吃火锅先闻香味再看肉片——好构图会带着观众的眼睛先看重点,再探索细节。
白平衡决定照片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傍晚拍的晚霞为什么像蒙了层蓝滤镜?自动白平衡常被大面积色块欺骗,上周拍日落时相机把橙色云彩认成"色偏",硬是调成了灰蒙蒙的阴天效果,手动调到6500K色温后,云层才烧起来似的发红,但拍清晨的湖面就要反过来——用4000K偏冷的白平衡,能让雾气显得更清冽,这就像给不同氛围的奶茶选杯子,暖色用红杯,冷饮配蓝杯。
后期裁剪拯救废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背景乱入的路人毁了好构图?别急着删,上个月社团采风,小王拍的巷子照片有半辆突兀的自行车,通过二次构图把画面裁成竖版,反而突出了墙面斑驳的质感,就像切蛋糕时把沾到奶油的边角去掉,有时候去掉40%的画面,剩下的60%反而更精彩,但切记原始分辨率要够大,否则裁切后画质会像被反复复印的传单。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