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画面就被切成了九宫格,四个交叉点像磁铁一样,总能牢牢吸住观众的目光,拍落日时别急着把太阳怼在正中间,试试放在右上交叉点,左边留出三分之二给晚霞,画面突然就有了呼吸感,上次在西湖边拍荷花,特意让花苞停在左下格,空出的水面倒映着云彩,朋友看了直问是不是换了高级相机。
引导线构图牵着视线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栏杆、河流这些天然线条,都是藏在画面里的隐形箭头,上周拍老街时,故意蹲下来用青石板路的缝隙做引导线,尽头站着穿红衣服的卖糖老人,所有目光自然滑向主体,要当心电线杆这类"叛徒线条",它们经常半路杀出来把视线带偏,就像教孩子走路,得先把路上的玩具收干净。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装相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洞、窗户、树枝形成的天然画框,比后期加的白边高级多了,在徽州拍马头墙时,专门找了个月亮门当前景,白墙黑瓦突然就像被装进了古典册页,但别被框架困住思维,有次尝试用前景虚化的枫叶做"软框架",秋色反而更有层次感,这招就像用筷子吃牛排,规矩是死的,舌头才是裁判。
对称构图制造视觉催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影、重复的廊柱、双胞胎似的建筑,天生带着让人舒服的秩序美,拍现代建筑最爱用这招,玻璃幕墙把天空复制粘贴,画面立刻有了未来感,但死板对称容易变成证件照,有次拍古镇拱桥,故意让船夫划到黄金分割点,静止的对称里突然有了心跳,就像整齐的琴键上,总要有个音符跳出来跳舞。
留白构图给想象腾地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天空、水面、雪地,其实是留给观众的信纸,拍飞鸟时在画面顶部留出70%的空白,鸟翅划过的痕迹就成了会动的诗行,新手常犯的错是舍不得裁剪,有张渔舟唱晚的原片塞满杂物,后来狠心裁掉三分之二,剩下的波纹反而唱起了主角,留白不是偷懒,就像国画里的鱼虾,最鲜美的部分都在墨色之外。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