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拍照片教程视频,手机摄影入门,轻松学会拍出专业级照片的实用教程

拍照片教程视频相机参数要配合拍摄场景为什么同样的设备有人拍出大片,有人却像手机随手拍?关键在于参数组合,晴天户外拍摄时,建议将ISO控制在100-400,光圈根…

拍照片教程视频

拍照片教程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参数要配合拍摄场景

为什么同样的设备有人拍出大片,有人却像手机随手拍?关键在于参数组合,晴天户外拍摄时,建议将ISO控制在100-400,光圈根据景深需求选择f/2.8-f/8,快门速度不低于1/125秒,但遇到阴天室内拍摄,就需要把ISO调到800-1600,像给相机"喝杯咖啡"提亮感光度,参数没有标准答案,就像炒菜放盐,要根据食材分量灵活调整。

构图法则要打破常规

三分法构图就像小学生描红字帖,能保证基础框架,但难出彩,尝试让主体占据画面80%以上,或者故意把地平线倾斜15度,反而能制造视觉张力,拍人像时,与其让模特僵直站立,不如引导其手臂自然下垂形成对角线构图,有次拍摄咖啡馆吧台,故意把咖啡杯放在画面最边缘,反而让蒸汽的轨迹成了视觉引导线——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光线运用要制造层次

很多新手抱怨"明明现场很亮,拍出来却像蒙了层灰",问题在于没有主次光比,早晨8-10点的阳光像天然柔光箱,适合拍人像特写;正午强光下可以寻找树荫形成的天然束光筒,室内拍摄时,别开顶灯,用台灯从侧后方打亮发丝,再拿白纸板在前方补光,这种"三明治布光法"能让静物质感立现,阴影不是敌人,而是塑造立体感的刻刀。

后期处理要保留真实感

过度修图就像浓妆艳抹,反而掩盖了本真,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给后期留足空间,调色时先动白平衡,再微调曝光曲线,最后用HSL工具单独调整某种颜色饱和度,处理人像时,别盲目磨皮,用修复画笔点掉明显瑕疵后,用高低频保留皮肤纹理,有张夕阳人像照,原片肤色偏橘,把橙色饱和度降15%,明度提10%,立刻既温暖又自然。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