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入门基础书籍,摄影入门基础,从零开始掌握拍摄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书籍为什么很多新手拍的照片总像手机随手拍?你可能忽略了相机和手机的本质区别,相机需要主动控制光线、焦点和构图,而手机把这些都交给了算法,想要突破这个…

摄影入门基础书籍

摄影入门基础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很多新手拍的照片总像手机随手拍?你可能忽略了相机和手机的本质区别,相机需要主动控制光线、焦点和构图,而手机把这些都交给了算法,想要突破这个瓶颈,得先理解三个核心要素: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光圈决定照片的呼吸感

拧镜头上的光圈环时,你有没有发现f/1.8和f/16拍出的画面截然不同?大光圈像睁大的瞳孔,让背景融化成色块,适合突出雨中撑伞的行人;小光圈则像眯起的眼睛,能把街角咖啡馆的每个细节都钉在照片上,但别迷信虚化效果——拍集体照时若用f/1.4,后排人的脸可能虚得连亲妈都认不出,记住这个矛盾:追求氛围要开大光圈,需要细节就得缩小。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雕塑刀

去年在古镇拍流水,用1/1000秒定格的水花像玻璃碎片,而1/4秒拍出的丝绸状水流却让游客问我是不是加了特效,运动物体更是考验:拍孩子踢球,低于1/500秒会得到模糊的残影;但故意用慢门追拍自行车,轮毂反而会拉出速度线,有个反常识的现象——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镜头用1/50秒以上,否则手抖会毁了你的大作。

ISO是画质的平衡术

提高感光度就像给相机灌咖啡,光线不足时确实能救命,但代价是照片会出现噪点,在阴天拍街景,ISO800可能刚刚好;但若在深夜强行拉到12800,画面就会布满彩色噪点,像老电视的雪花屏,有个取巧的办法:开大光圈配合三脚架,能把ISO压到最低,见过有人拍星空时固执地用低感光度,结果星星没拍清,自己先冻感冒了——这种时候就该果断提高ISO。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课

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但为什么大师们总故意打破它?把落日放在正中央的对称构图,反而能让空旷的沙漠更有压迫感,引导线也不一定是实体——昨晚拍夜市时,蒸笼冒出的白气自然形成了指向糖画老人的箭头,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负空间: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墙面,能让骑单车的剪影瞬间变成故事海报,下次拍早餐的煎蛋时,试着把酱油瓶移出画面,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翻完这些章节后别急着合上书,相机说明书里藏着更多秘密,比如白平衡偏移能调出王家卫式的青橙色调,点测光模式能逆光拍出剪影效果,摄影书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标准答案,而是让你在实拍时多出二十种犯错的可能性。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