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前沟通不充分导致效果偏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人拿到成片后才发现,摄影师理解的“浪漫”和自己想要的“高级感”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就像点菜时只说“要辣的”,结果端上来是泡椒鱼头而非麻辣香锅,建议在付定金前,要求摄影师用手机现场演示构图效果,比如用九宫格线框模拟拍摄角度,或者翻出他们过往作品中你最满意的三组照片,用红笔圈出具体喜欢的元素——是逆光发丝的质感,还是人物互动的抓拍瞬间。
服装造型与场景出现割裂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有位客人穿着拖尾宫廷婚纱在水泥厂废墟拍照,后期再怎么修图都像逃婚现场,影楼常备的闪亮礼服放在森林场景里,容易变成“圣诞树挂件”,不妨自带便装作为备选,比如男生带件棉麻衬衫,女生准备条垂感长裙,当发现造型违和时,可以要求暂停拍摄,用手机拍个全景预览,如果背景是灰调工业风,就把反光板撤掉试试自然光下的硬朗阴影。
修图师过度依赖预设模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些工作室把“小清新”等同于青橙色拉满,皮肤修得像剥壳鸡蛋反而失真,遇到过客人抱怨:“我先生的小麦肤色被修成冷白皮,锁骨阴影都没了。”这时候别急着重拍,先要原始格式文件,自己用Snapseed局部调整功能,把过度磨皮的区域用“结构”功能刷回纹理,就像给照片做局部针灸,如果婚纱褶皱被修平了,反而失去面料应有的垂坠感。
外景拍摄被天气意外打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突袭导致的海边拍摄泡汤,比婚礼当天掉戒指还让人心塞,有对新人临时改拍雨景,反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朦胧美——但前提是摄影师备了防雨罩和超大反光板,建议提前查看天气App的分钟级降水预报,预留2小时弹性时间,如果遇到阴天,可以要求摄影师用离机闪光灯制造“人工晨光”,把灰蒙蒙的天空变成柔光箱。
动作指导缺乏情感引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摄影师反复喊“老公搂腰再紧点”时,拍出来的拥抱往往像骨科复健,好的引导应该像朋友起哄,比如让新人回忆第一次约会时谁先脸红,抓拍相视而笑的微表情,遇到过最生动的照片,是新娘突然踮脚咬新郎耳朵的偷袭瞬间,如果发现摄影师只会教“假笑三连拍”,不妨提议玩些小游戏,比如蒙眼摸手猜人,让肢体接触回归自然状态。


 雨中聆听心声
 雨中聆听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