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摄影专用名词大全,摄影专业术语全解析,从基础到进阶的必备名词指南

摄影专用名词大全曝光三要素如何影响画面质感按下快门时,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就像厨房里的火候控制——光圈是燃气阀门(f/2.8时火力全开,f/16像文火慢炖),…

摄影专用名词大全

摄影专用名词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曝光三要素如何影响画面质感

按下快门时,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就像厨房里的火候控制——光圈是燃气阀门(f/2.8时火力全开,f/16像文火慢炖),快门速度决定食材受热时间(1/4000秒急冻瞬间,1秒慢熬光影),ISO则是调味料(低ISO像原汁原味,高ISO像猛加味精),为什么夜景照片总有彩色噪点?这其实是ISO过高导致的信号干扰,就像老电视雪花屏,此时需要三脚架配合低ISO长曝光来"小火慢炖"。

景深控制让主体跳出平面

婚礼摄影师总爱用f/1.4大光圈把背景虚化成色块,这种"刀锐奶化"效果依赖景深公式:镜头距模特2米时,f/1.8光圈产生的清晰范围可能只有10厘米——稍不注意就会让新娘的睫毛清晰而眼球模糊,试试蹲下用45度俯拍食物,f/2.8光圈下,焦平面上的草莓籽粒粒分明,而餐叉尖端已经融化在光晕里,这种立体感比手机算法虚化更自然。

白平衡是色彩的情绪翻译器

清晨拍雪景时,相机自动白平衡常把蓝色晨曦翻译成死白,就像给冷调油画强行套暖色滤镜,手动设置5500K色温能保留那种"呵气成霜"的寒意,而拍摄烛光晚餐时,故意保留2800K的橙调,会让画面溢出蜂蜜般的暖意,遇到混合光源怎么办?比如商场橱窗的霓虹灯与日光灯交织,可以对着灰色卡纸自定义白平衡,相当于给混乱的色温场安装定海神针。

构图法则要活用更要打破

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但为什么布列松的经典作品常把主体怼在正中央?这涉及视觉重量平衡——当画面存在强烈动态线条(如旋转楼梯)或对称元素(倒影湖面),中心构图反而能制造漩涡般的吸引力,拍摄儿童时,故意在视线方向留出超额空白,那些看似浪费的空间会随着孩子转头的瞬间变成故事容器,引导线可以是被摄者的手指,也可以是地上突然闯入的小猫足迹。

动态范围决定光影叙事权

逆光拍摄时,相机常面临"保天空还是保人脸"的抉择,这本质是动态范围的对峙,现代CMOS传感器能记录14档光比,相当于同时看清烛火阴影里藏着的信纸纹理和窗外过曝的云层细节,但遇到正午烈日下的牛仔帽阴影,还是要学会取舍:用点测光对准帽檐下颧骨的反光,让天空暂时过曝成纯白画布,这种处理反而强化了西部片的粗粝感。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