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教程

调侃自己拍照技术好的朋友圈,自拍鬼才,能把每张照片都拍成抽象艺术也是种天赋

我的镜头总能精准避开所有美学要素每次翻相册都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构图永远歪出天际线,主体不是被截掉半边就是淹没在杂乱背景里,上周拍闺蜜生日照,硬是把烛光晚餐…

我的镜头总能精准避开所有美学要素

我的镜头总能精准避开所有美学要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次翻相册都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构图永远歪出天际线,主体不是被截掉半边就是淹没在杂乱背景里,上周拍闺蜜生日照,硬是把烛光晚餐拍成了刑侦现场取证,其实解决这种"精准失误"很简单:打开手机网格线,让主体落在交叉点上;拍摄前花3秒环顾四周,踢开拖鞋、移走外卖盒这些小动作,能让画面立刻从"案发现场"升级到"能看"级别。

论把活人拍成蜡像的技术修养

论把活人拍成蜡像的技术修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朋友说我的人像作品自带"恐怖谷效应"——要么是糊到亲妈都认不出的动态残影,要么是僵直如木偶的死亡凝视,后来发现关键在快门速度:拍蹦跳的宠物或小孩时,把快门调到1/500秒以上;遇到镜头恐惧症患者,就让他们假装系鞋带或翻包包,抓拍的自然瞬间比"喊茄子"生动十倍,对了,关闭那个坑爹的美颜磨皮,皮肤质感比橡皮人强多了。

我的夜景照片专门用来测试视力

我的夜景照片专门用来测试视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我是不是用微波炉加热过手机传感器,才能把霓虹灯拍成放射性光污染,直到有次在江边架三脚架拍延时,保安大叔路过指点:"小年轻,你那个ISO都飙到6400了,噪点比我的芝麻饼还密。"现在学乖了:固定手机或相机,ISO控制在800以内,曝光时间拉长到2秒,路灯就能变成柔和的星芒,而不是爆炸的烟花。

给美食施加"脱水咒语"的独家秘方

给美食施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火锅店老板曾委婉建议我改行拍殡仪馆宣传照——热腾腾的毛肚在我镜头下像风干了三天的抹布,原来问题出在顶光:餐厅惨白的射灯从头顶打下来,堪比法医解剖灯,现在会掏出纸巾当反光板补光,或者让朋友举着手机电筒从侧面打光,45度俯拍时记得把碗转半圈,让香菜和红油形成对角线构图,至少能骗到20个点赞。

如何用后期拯救摄影界的"废片大王"

如何用后期拯救摄影界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原片差到连滤镜都救不了时,我的处理方案堪称"医学奇迹":把曝光不足的阴天照片直接转黑白,噪点立刻变身胶片颗粒;构图混乱的废片裁成16:9电影画幅,加个暗角就有了所谓"叙事感",上次把拍糊的樱花做成动态模糊效果,配上"印象派摄影"的标签,居然被咖啡馆老板买去当装饰画——看吧,菜鸟的终点是艺术。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