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个性名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会欺骗你的眼睛
很多人举起相机就按下快门,却发现成片和肉眼所见完全不同,清晨逆光下的人像总像蒙着灰雾,午后强光让花朵失去层次——这不是设备问题,而是光线在作怪,试着用手掌挡在镜头与太阳之间制造简易遮光罩,或是等待云层掠过时的柔光时刻,相机不像人脑能自动修正光比,需要你像调解吵架的邻居那样,主动平衡明暗双方的关系。
背景比主体更爱抢戏
公园长椅上拍人像,总会有树枝从模特头顶"长"出来;街拍时消防栓永远黏在人物腿边,解决这个困扰需要培养"扫描式观察"习惯:对焦前先沿着取景框边缘巡视一圈,像检查行李箱夹层那样排查干扰物,有个实用技巧:蹲下或垫脚改变10厘米高度,往往就能让杂乱的背景融为色块,下次拍摄前不妨问自己:这个背景是在讲故事,还是在讲废话?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魔法
拍瀑布用1/500秒凝固的水珠像玻璃渣,1/4秒拍摄却变成丝绸,这个原理可以延伸运用:儿童吹泡泡用1/800秒定格虹彩,1/60秒拍摄能让旋转木马留下动态轨迹,试着在黄昏用三脚架尝试不同速度,你会发现快门像是控制时间流速的旋钮,但要注意,手持拍摄时速度低于焦距倒数(如50mm镜头用1/50秒)的话,照片可能会变成抽象画——除非你练就了狙击手般的稳定呼吸。
色彩需要学会吵架
看到有人把晚霞调成荧光粉总会皱眉?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色彩博弈的规则,互补色(如蓝黄组合)需要控制面积比为3:7才和谐,同类色系则要靠明度差来制造层次,试着在日落前半小时观察天空:暖色逐渐侵蚀冷调时,建筑轮廓灯恰好亮起的瞬间最动人,好的色彩搭配应该像相声搭档——有冲突有呼应,但绝不能各说各话。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
把主体放在正中央的照片,往往像念稿子的发言般枯燥,三分法构图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制造了"视线移动的标点符号",但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对称构图适合表现仪式感,负空间留白能营造悬念,下次拍摄时可以玩个游戏:先按常规构图拍一张,然后故意违反所有规则再拍一张,你会发现,好照片要么严格遵守语法,要么彻底颠覆语法——但绝不能半吊子。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