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陈曼老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明明构图工整,却总感觉少了点灵魂?这个问题困扰过很多初学者,陈曼老师在指导学员时总强调:"技术是骨架,情绪才是血肉。"她曾让学员在拍摄静物时故意倾斜15度角,结果画面瞬间有了呼吸感——就像我们歪头看世界时,熟悉的场景会突然变得新鲜。
暗光环境下总拍出噪点怎么办?陈曼有个绝妙的比喻:这就像在黑暗厨房找白糖,开大灯会刺眼,举着烛火慢慢找反而有趣,她建议将ISO控制在1600以下,用台灯罩上硫酸纸模拟烛光效果,有次拍摄老茶馆,她让助手举着包了红色糖纸的手机补光,木桌上的茶渍竟泛出葡萄酒般的光泽。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她总带着儿童玩具相机,有次外拍突然暴雨,专业设备都收起来了,她却用塑料相机拍下模特在雨中模糊的身影,后来这张照片被时尚杂志选作封面——那些溢出的高光和漏光痕迹,反而比精修图更有生命力,她说这就像外婆煮糊的粥,焦香才是记忆的锚点。
关于修图过度的问题,她有个"三碗饭理论":第一碗饭是原片,第二碗加调料是基础调整,第三碗非要加咖喱芝士辣酱的,往往已经吃不出米饭本味,她工作室的显示器旁总放着张褪色的老照片,提醒大家:"修图是给照片系领带,不是给洋葱穿西装。"
现在明白为什么她的作品总带着温度了吗?下次拍摄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场景让你想起童年哪个瞬间?那个总在画面外徘徊的,或许才是真正的主角。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