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相机怎么打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然光是最廉价的补光灯
清晨的窗台边放一杯咖啡,斜射的阳光会在杯沿勾勒出金边——这种场景用手机拍摄时,建议关闭HDR功能,强光环境下,手机算法容易把阴影提亮到失真,试试用手指在镜头前轻微遮挡,模仿专业遮光罩的效果,遇到正午顶光时,不妨让拍摄对象背对太阳,用白纸板反射光线填充面部阴影,比直接开美颜模式更自然。
台灯能制造戏剧性光影
书桌上的暖光台灯调到最低亮度,把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静物,关键是把主光源放在10点钟方向,让物体的投影斜向延伸,这时打开专业模式,将ISO控制在200以下避免噪点,如果发现高光过曝,抽张纸巾蒙在灯罩上,这招比后期拉低曝光度更能保留细节,拍摄金属餐具时,用另一部手机屏幕调成纯白色作为辅光,能消除生硬的明暗分界线。
屏幕补光要避开色温陷阱
很多教程教人用平板电脑打光,但纯白画面会让肤色发青,正确做法是打开绘图软件,调出浅橙色画布(RGB值约255/230/200),亮度调到70%,拍摄人像时让屏幕与面部保持20厘米距离,相当于给模特打了环形灯,注意避开环境里的荧光灯,否则手机白平衡会不断跳动,有个检验方法:观察被摄者眼白是否泛蓝,如果偏色就用手动模式锁定5000K色温。
反光板比闪光灯更实用
拆解快递盒的银色内衬,揉皱后展开就是简易反光板,拍摄逆光树叶时,用它在下方补光能让叶脉纹理清晰可见,遇到阴天拍摄美食,把反光板竖在餐盘左侧,光线经过漫反射会形成类似奶油的光质,夜间拍摄时更惊喜:打开手机闪光灯对准反光板,让反射光穿透红酒瓶,比直接打光多出三层渐变光晕,记住反射角度遵循初中物理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调整时要比想象中多倾斜15度。
活用环境光制造层次感
地铁站台的LED广告牌其实是现成的柔光箱,拍摄半身人像时让模特站在光源斜前方,此时自动曝光会失效,需要长按屏幕锁定对焦后,下拉小太阳图标减1/3档曝光,便利店冰柜的灯光适合拍摄冷调静物,但要注意避开绿色蔬菜区的补光灯,有个民间偏方:拍摄前用嘴哈气在镜头上,能模拟专业柔光镜的朦胧效果,不过需要反复擦拭镜头测试清晰度。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