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的几种简单的构图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舒服?很可能是因为拍摄者用了三分法,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人像时,眼睛可以放在左上或右上的交点,而不是正中间,拍风景时,地平线沿着上或下三分之一线,天空和地面的比例会更协调,试试看,下次拍夕阳时把太阳放在右侧交叉点,画面立刻就有了呼吸感。
对称构图制造视觉冲击
对称的东西天生吸引眼球,比如倒映在湖面的山、教堂的拱门,但对称不等于死板——你可以故意打破一点对称来增加趣味,比如拍走廊时站在正中间,让两侧的柱子形成引导线;或者拍镜面反射时让真实物体略偏离中心,手机拍摄时打开网格线辅助对齐,微调角度直到两边完全对称,你会发现普通场景也能拍出仪式感。
引导线带着观众视线走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天然线条都是绝佳的构图工具,它们像看不见的手,把人的目光引向你想突出的地方,拍老街时让青石板路从画面左下角延伸至远处的灯笼,观众会不自觉顺着路线"走"进照片里,注意引导线不一定非要是直线——弯曲的小径、旋转楼梯的曲线同样有效,关键要让线条指向主体,如果画面太乱怎么办?蹲低或找高点拍摄,通常能发现隐藏的引导线。
留白给照片留出情绪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画面塞得太满,其实留出空白区域反而能让主体更突出,就像水墨画的留白,拍一枝梅花时,让三分之二的画面是纯色背景;拍飞鸟时在它飞行方向前留出空间,照片就有了动势,留白不一定是白色——可以是雾蒙蒙的天空、虚化的光斑,甚至是阴影,下次拍静物时,试着把杯子放在桌面边缘,后面大片空白,你会感受到"少即是多"的力量。
框架构图增加层次感
用门窗、树叶甚至手比划的方框当天然画框,能让平面照片瞬间变立体,老房子的雕花窗棂框住远处的现代大厦,新老对比的故事感就出来了,找不到现成框架?可以自己制造——透过咖啡馆玻璃上的水珠拍外面行人,虚化的水珠自然形成朦胧边框,记住框架不必完整,半扇门、局部树枝都能起到聚焦作用,关键要保证主体从框架中"跳"出来。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