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教程

摄影投稿的地方有哪些?,推荐10个适合摄影投稿的优质平台

专业摄影平台是投稿的首选阵地500px、图虫、Flickr这类平台就像摄影师的"专业考场",既考验技术又提供曝光机会,以500px为例,上传前务必校准显示器色准…

专业摄影平台是投稿的首选阵地

专业摄影平台是投稿的首选阵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00px、图虫、Flickr这类平台就像摄影师的"专业考场",既考验技术又提供曝光机会,以500px为例,上传前务必校准显示器色准——去年我的一组城市夜景因偏色被编辑退回,后来用Spyder校色仪调整后才通过审核,这类平台对RAW格式宽容度高,建议保留原始文件以备查验,但千万别把未调色的DNG直接甩上去,那就像穿着睡衣参加正式宴会。

杂志社官网藏着精准投稿通道

杂志社官网藏着精准投稿通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家地理》的"Your Shot"栏目曾让我吃尽苦头:连续20次投稿失败后才发现,他们偏爱有地理坐标的生态照片,后来我在羌塘草原蹲守半个月,用GPS记录藏羚羊迁徙路线,终于成功刊登,记住要像狙击手瞄准靶心那样研究每家杂志的偏好,《人像摄影》和《中国国家旅游》的选片标准能差出十万八千里。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投稿规则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投稿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Instagram的算法像个挑食的孩子——去年用索尼A7R4拍的4K高清雪山,点赞还不如手机拍的延时短视频,后来发现9:16竖构图+动态范围压缩才是流量密码,这就像用快餐盒装米其林料理,但别被数据绑架,我的经验是每周固定上传3组作品,保留1组坚持个人风格,毕竟算法会变,审美内核不会。

地方摄影协会常被新人忽视

地方摄影协会常被新人忽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市摄影协会的月赛就像老茶馆里的棋局,看着不起眼却藏着真高手,去年参加本地"运河记忆"主题赛,本以为广角拍全景能稳赢,结果获奖的是用70-200mm拍的纤夫特写,后来才懂这些比赛更看重"在地性",就像端出一碗正宗本地馄饨,比米其林三星更能打动本地评委,记得查看协会官网的征稿启事,纸质照片邮寄的要求现在仍普遍存在。

企业品牌征稿是变现捷径

企业品牌征稿是变现捷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给华为P系列手机投稿样张时,发现他们需要保留EXIF里的手机型号数据,这就像参加厨艺比赛必须用指定灶具,有次为运动品牌拍滑雪照片,客户却要求把ISO1600的噪点保留作为"真实感"证据,这类投稿要像解数学题,先研读技术条款再拍摄,商业需求和艺术表达往往像油和水,需要用力摇晃才能暂时融合。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