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层次分明,你的却像蒙了层灰?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清晨8-9点的斜射光能给建筑镀上金边,而正午的顶光会把人的鼻影拍成"熊猫眼",试着用手掌当测光板:逆光时让阳光从指缝漏过,调整角度直到手背出现均匀的暖光,这个角度就是最佳机位,遇到阴天也别急着收相机,漫射光反而能让化妆品静物照的金属质感更细腻。
构图要像搭积木一样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画面想象成儿童玩的拼图,每个元素都该有它的固定卡槽,拍街头小吃时,让蒸笼的竹编纹路从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油渍恰好停在右下黄金分割点,这样杂乱的后厨也能拍出韵律感,记住三分法不是铁律——当夕阳把云层撕成放射状线条时,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违反常规的构图反而更有张力。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知道瀑布的丝绸效果和汽车的光轨其实用的是同个原理吗?1/30秒的快门能让咖啡拉花的奶泡呈现流动感,但手持拍摄容易糊片,这时候可以学餐厅服务员端汤的姿势:肘部夹紧肋骨,按下快门时屏住呼吸,想拍宠物腾空的瞬间?把快门调到1/1000秒以上,连拍模式下让猫追激光笔,总有一帧能抓到毛发炸开的滑稽瞬间。
后期不是造假而是显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暗房时代老师傅常说"七分拍三分修",现在依然适用,调色时别一上来就拉满饱和度,像熬汤时盐放多了没法补救,正确做法是先在Lightroom里把高光压到70,阴影提到30,就像先把汤的底味调匀,遇到背光的人像,用径向滤镜局部提亮,效果比美颜软件自然十倍,记住raw格式就像生面团,给后期留足了揉捏空间。
镜头语言要说人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85mm拍人像更讨喜?因为它接近我们交谈时的视觉距离,用广角镜头拍女友时,记得蹲下把脚贴紧画面底部,否则容易拍出"大头娃娃",拍美食特写别用长焦,50mm镜头配合F2.8光圈,既能虚化背景又不会让牛排失去纹理,下次拍证件照时,试试把手机移到对方视平线以上10厘米,这个微妙角度能让双下巴瞬间消失。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