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拍照姿势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握持相机要像端稳一碗热汤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用指尖捏着相机边缘,这样拍十张有八张会糊,正确姿势该像端一碗刚出锅的浓汤——左手掌心向上托住镜头底部,右手自然环握机身,食指轻搭快门,记得把取景器抵紧眉骨吗?这相当于给相机加了第三支点,有个简单测试:保持这个姿势深呼吸三次,如果取景框里的构图没跑偏,说明你找到了人体三脚架的感觉。
低角度拍摄得先学会"跪得优雅"
想拍出宠物视角或花卉特写,蹲着拍往往不够低,这时候需要单膝跪地,把肘部支在立起的膝盖上——但别学武侠片里的大侠跪姿,否则五分钟就会腿麻,有个摄影师朋友分享过诀窍:想象自己正在系鞋带,膝盖和脚掌形成三角支撑,后背挺直如钢琴琴弦,如果地面潮湿,不妨带块折叠坐垫,既保护裤子又能调整高度。
竖构图时别让相机变成钟摆
竖拍人像时,很多人习惯把相机像挂项链似的垂在胸前,结果手臂成了晃动的摆锤,试试把右手抬高到与太阳穴平齐,左手改为托举镜头侧面的姿势,就像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翻转屏幕的机型最好把屏幕朝外,否则你的脖子会像被施了咒的向日葵,跟着屏幕角度越扭越离谱。
移动跟焦要练就"凌波微步"
追拍奔跑的孩子或街头的自行车,双脚可不能钉死在地面上,保持小碎步移动时,记得脚跟先着地缓冲震动——这招是从跳交谊舞的老阿姨那儿偷师的,有个矛盾现象很有趣:虽然我们在追移动物体,但上半身反而要像庙里的罗汉像般稳定,下次试试边后退边拍,说不定能发现膝盖微屈时,身体自带的防抖效果堪比三轴稳定器。
借力环境是隐藏的第六姿势
靠在树干上拍摄时,别把整个后背贴上去,那样反而会传导更多晃动,正确做法是用肩胛骨轻触支撑物,像蜻蜓点水般若即若离,地铁站柱子、餐厅椅背甚至垃圾桶盖都能成为临时支架,关键要找到三个接触点:两处身体接触加一处相机接触,见过工地上的激光水准仪吗?当我们把相机抵住墙面时,原理也差不多——只不过测量的是光影而非水平线。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