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跟拍是单纯按快门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人以为摄影师只是举着相机"咔咔"按快门,其实这就像把炒菜等同于挥锅铲,实际拍摄中,我们需要预判新人走位——当新娘父亲转身抹泪时,得提前移动到侧方才能拍到颤抖的手部特写;交换戒指环节要同时兼顾手部动作和面部表情,往往需要双机位配合,上周拍摄时,新郎突然单膝跪地补求婚,我立刻切换到70-200mm长焦,在宾客缝隙中抓到了新娘惊喜捂嘴的瞬间。
摆拍和纪实怎么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就像问厨师如何协调菜谱和现捞食材,仪式前的摆拍要像导演:指导新人"假装整理领带",实际是要拍戒指反光的特写,但仪式开始后必须切换成猎人模式,曾有次拍户外婚礼,突然刮风把头纱吹到新郎脸上,我连拍12张得到比摆拍更生动的互动画面,建议预留20%拍摄量给突发状况,比如小孩抢捧花、伴娘擦泪等自然情节。
为什么专业设备这么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手机拍婚礼就像用玩具听诊器看病,昏暗的酒店环境里,全画幅相机的高感表现能压制噪点,85mm定焦拍特写时背景虚化得像融化的黄油,上个月某场烛光仪式,现场照度仅3EV,我靠f1.2光圈和防抖功能才拍清新人睫毛上的泪珠,另外备用设备很关键,有次主力相机过热死机,立刻换备机继续拍摄,新人全程没察觉异常。
后期修图算不算造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问题好比质疑厨师不该给食材去腥,原片就像刚摘的蔬菜,需要剔除杂乱背景(比如突然入镜的消防栓),但不动情感核心,上周处理的照片中,我把暴雨天的灰调成电影感冷蓝色,但保留新娘裙摆溅起的水花弧度,注意尺度:可以淡化痘痘,不能把圆脸修成锥子脸,有对客人要求把背景宾客全P掉,我坚持保留了鼓掌时模糊的动态轨迹。
怎样避免千篇一律的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模板化拍摄就像永远用同一把菜刀切所有菜,除了常规的45度侧拍,我会钻到桌底仰拍碰杯时杯壁折射的光斑,或站在二楼拍俯视的裙摆漩涡,去年在玻璃礼堂,发现阳光透过水晶吊灯在地面投下彩虹光斑,立刻让新人站在光斑里形成天然轮廓光,关键要像侦探般观察环境——反光的地砖、雕花的门框都能成为天然画框。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