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法有几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舒服?很可能是因为摄影师用了三分法,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拍风景时,地平线对齐下方1/3线,天空占2/3;拍人像时,眼睛落在上交叉点,比居中呆板多了,有次拍湖边落日,我把渔船放在右下交叉点,左侧留出波光粼粼的水面,瞬间就有了呼吸感。
引导线构图能抓住观众视线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线条有什么用?它们就像导游,带着观众的眼睛逛你的照片,去年在古镇拍摄,发现青石板路的曲线延伸到远处茶楼,我蹲低用广角镜头强化这个线条,喝茶的老人自然成为视觉终点,注意别让线条太杂乱——就像指路牌太多反而迷路,画面里最好只有一条主线。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加个"相框"
窗户、拱门甚至树叶间隙,都能变成天然画框,上个月拍故宫角楼,我特意找到红墙上的镂空花窗,透过它拍摄角楼剪影,比直接拍多了层次感,但要注意框架比例——就像戴眼镜,镜框太大反而遮住五官,框架面积最好不超过画面1/5,阴天时这种构图特别管用,能把灰蒙蒙的天空挡在外面。
对称构图制造仪式感
婚礼现场为什么总用对称布景?因为对称天生带着庄重感,拍建筑时我常找中轴线,比如寺庙的台阶正中,两边香炉各占一侧,但对称不等于死板——有次拍倒影,故意让实景占2/3水面占1/3,微微失衡反而更生动,手机用户注意:打开网格线辅助,别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见过太多以为对称其实歪斜的废片。
留白构图给想象腾地方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摄影也一样,拍雪地里的一行脚印,大面积的雪就是留白,去年拍茶道,我让茶具只占左下角,右上角全是素色墙面,反而衬得茶烟更有禅意,留白不是偷懒——就像说话停顿要有意义,空白处要有质感,比如纹理墙或渐变光,纯白一片就像没写完的作文。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