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摄影专业要花多少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学摄影就是买台相机按快门,但真正踏入艺考门槛才会发现,这简直像在给钱包做"无底洞手术",以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为例,基础班三个月学费就要2万起步,这还不算你为了拍作业打车跑遍全城的交通费,去年有个学生为了完成"城市变迁"主题,连续半个月凌晨四点蹲守天桥,光咖啡钱就花了小一千。
相机设备是吞金兽还是生产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师总说"关键是用镜头后面那个头",可考场上看不见的评分标准会逼着你升级装备,有个真实案例:考生用十年前的老款单反拍纪实,尽管构图精彩,却因高感光度下的噪点问题被扣分,现在中端全画幅机身配大三元镜头,二手市场也要2万左右,更讽刺的是,当你咬牙买了最贵的镜头,可能发现考题要求用手机拍摄——就像带着米其林厨具去参加泡面大赛。
耗材支出比胶片时代的暗房还烧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码时代看似省了胶卷钱,实则隐藏开销更多,某考生打印作品集时,为追求展览级效果选用艺术微喷,单张A3尺寸就要80元,整套下来堪比半个月生活费,更别提存储卡要备三张防意外,三脚架得买碳纤维的减轻负重,这些细节开支像摄影包里的零钱,不知不觉就凑成四位数的账单。
校考期间的隐形消费防不胜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过初试后才是花钱的开始,有个杭州考生回忆,为参加三大美院校考,两个月内往返机票就花了6000多,考点附近的快捷酒店会突然涨价三倍,更别说要给作品集做特殊装帧,有考生用激光雕刻实木封面,一本成本就抵得上普通学生半年的画材费,这些开销像取景框外的暗角,不在预算里却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后续投入才是真正的长曝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录取通知书只是缴费的开始,某艺术学院要求新生必须配备移动工作站,说是为了4K视频剪辑,更现实的是,当同学都在用无人机拍期末作业时,你很难坚持用手机云台,有毕业生算过账:四年学习期间设备迭代、工作坊报名、参展运费等支出,足够在小城市付个首付,这就像长时间曝光拍摄星轨,看似每分钱都不多,累积起来却是惊人的光轨。


 FireflyDance
 FireflyDan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