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四个交叉点就是天然的视觉焦点——这比把主体怼在正中央聪明多了,拍落日时试着把地平线压在下1/3线上,天空立刻有了戏剧感;人像摄影中把眼睛放在左上交叉点,画面就像会呼吸的活物,不信?下次拍咖啡杯时故意把杯柄对准右下交叉点,连拿铁拉花都会显得更有故事。
引导线带着观众眼睛去旅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甚至超市货架的透视线条,都是天然的视觉导游,去年在古镇拍巷子时,故意让青石板路的缝隙斜穿画面,观众视线不自觉就被引向尽头的红灯笼,但要注意陷阱:手机广角镜头会让引导线变形得像过山车轨道,这时候退后三步用2倍焦距拍摄,线条的牵引力反而更优雅,你说马路牙子算不算引导线?当然算!只要它指向你的主体,连水泥缝都能当黄金分割线用。
框架构图给世界加个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窗框、拱门、甚至是前景的树枝,这些天然相框能让杂乱背景瞬间闭嘴,上个月拍故宫角楼时,特意透过红墙上的镂花窗拍摄,琉璃瓦在几何窗格里活像博物馆的展品,不过要当心"画框吃主体"的惨剧:框架占比超过30%就会变成牢笼,就像用门框构图时,如果模特只占画面1/10,拍出来活像监狱探视窗。
负空间是留白的奢侈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纯色背景不是浪费,而是给主体戴皇冠,拍静物时故意让陶瓷盘子只占左下角,其余留白得像刚下过雪的操场,高级感就来了,但新手常犯的错是留白留到主体失踪——天空占比80%的飞鸟照片,鸟小得像颗芝麻,记住这个比例游戏:当主体有动态趋势时(比如奔跑的人),前方留白要比后方多1.5倍,否则画面就像在追自己的尾巴。
对角线让静态照片跳踢踏舞
把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摆放,连盆栽都能拍出摇滚范儿,去年美食摄影时把筷子斜插碗中,面条的弧度突然就有了速度感,但要警惕"对角线变歪楼":当画面出现多条交叉斜线时(比如栏杆+影子),主角很容易被几何线条五马分尸,这时候蹲低机位,让主要对角线独占画面2/3宽度,其他线条就会乖乖当伴舞。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