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位置决定视觉重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被吸引?关键在于主体摆放,把人物或建筑塞在正中央虽稳妥,却容易显得呆板,试试三分法:想象画面被横竖两条线均分,将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摄夕阳下的渔船,让船身位于右下交叉点,左侧留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平衡感瞬间提升,但别死守规则——拍摄对称建筑时,居中构图反而能强化庄严感。
线条引导观众视线走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树枝这些天然线条都是构图利器,它们像看不见的手,牵着观众目光走到你预设的终点,拍老街时让青石板路的曲线延伸至远处灯笼,层次感就出来了,但要注意线条别"打架":倾斜的电线杆若与主体方向冲突,会分散注意力,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蹲低些,用地面水平线稳住画面。
留白是呼吸的艺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犯的错是把画面填得太满,就像憋着气说话,拍摄飞鸟时,在它飞行方向前留出空白,观众能感受到振翅的空间感,但留白不是随便留——阴沉的天空占半幅画面只会显得无聊,参考水墨画原理:云雾留白要配合山势走向,拍雪景时让裸露的树枝打破纯白,才有疏密节奏。
对比让平凡变非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得平淡,有人拍得震撼?秘密藏在对比里,明暗对比最直接:逆光拍摄树叶,透光的叶脉会像血管般清晰,大小对比也常用,让孩子站在巨树根前,不用说明就能感受自然伟力,但要警惕过度对比,强光下同时拍穿黑衣和白衣的人,相机可能顾此失彼,此时不如等云朵遮住太阳的柔和瞬间。
失衡也能创造张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谁说画面必须四平八稳?故意倾斜地平线能制造动感,拍摄冲浪照片时,15度的倾斜会让浪花更具冲击力,不过这种手法像辣椒——用多了会失效,体育赛事中偶尔用用能强化速度感,但拍正式人像时歪斜构图,容易让观众觉得模特要摔倒,打破规则前,先得熟练掌握规则。


 LavenderMist
 LavenderMist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