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先搞懂相机的基本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拿到相机就急着按快门,结果发现照片不是过曝就是模糊,相机不是智能手机,它需要你主动控制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这三个关键参数,比如拍摄流水时,如果把快门速度调到1/1000秒,水花会被凝固成难看的白色颗粒;但调到1/15秒,水流就会变成丝绸般的质感,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说“拍瀑布要带三脚架”——因为慢门拍摄时手抖会让整张照片报废。
构图决定了照片的生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用顶级设备拍出废片吗?问题往往出在构图上,试着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拍出来的照片会像证件照一样死板,记住三分法:想象画面被井字线分割,把重要的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拍人像时,如果人物眼睛在左上交叉点,背景是延伸的公路,观众视线会自然跟随公路看向远方,下次拍咖啡厅美食,别让杯子杵在正中间,试着把它放在右侧三分之一处,留出热气升腾的空间。
后期修图不是造假而是补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原片直出才是真本事”,这话就像说“生啃胡萝卜比炒菜更高级”,RAW格式照片天生灰蒙蒙的,就像没加调料的食材,拉高对比度是加盐,调整色温是控制火候,遇到逆光拍摄的人像,用修复画笔处理面部阴影,和女生用遮瑕膏是一个道理,但别过度——把蓝天修成荧光蓝,就像往菜里倒了整瓶味精。
培养审美比死记参数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背会所有相机参数也拍不出好照片,就像背完字典写不出小说,每天花10分钟看优秀作品:国家地理的色调,电影画面的光影,甚至早餐摊蒸笼的热气都值得观察,试着分析为什么某张街拍让人心动——是斜射的光线?还是老人与涂鸦的对比?拍自家阳台时,等阳光把栏杆影子拉长到刚好落在花盆上,这比套用网红滤镜高级得多。
犯错才是最快的进步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的人吗?摄影也一样,曾经我固执地用f/1.4大光圈拍集体照,结果只有前排的人清楚,后来才明白,光圈收两档到f/4,前后排才能都清晰,现在每次拍完都检查直方图,发现高光溢出就重拍,建议专门建个“失败作品”文件夹,过半年再看,你会笑着发现当初连白平衡都不会调。


 Bird飞鸟翔
 Bird飞鸟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