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得学多久才能毕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基础操作需要三个月
刚摸相机时连光圈快门都分不清,就像第一次拿筷子夹豌豆——手忙脚乱,但每天拍100张废片,三个月后你就能条件反射调整曝光三要素,有个学员曾抱怨M档像解方程,后来发现拍逆光人像时,手动压低1档曝光反而比自动模式更干净,关键不是死记参数,而是理解为什么阴天要把ISO调到800,就像知道雨天该穿胶鞋一样自然。
构图审美培养至少一年
见过太多人把九宫格线当万能钥匙,结果拍出来的照片像用尺子量的表格,真正要练的是"视觉预感"——走过巷子时能预判哪个角度会让斑驳的墙和晾衣绳形成对角线张力,去年带学生去菜市场拍摄,有人对着杀鱼摊位猛拍特写,直到我提醒他后退三步:案板上的血水、摊主卷起的袖口和顾客缩回的脚尖,三个元素突然就构成了社会学的隐喻。
光线控制得交两年学费
自然光是最苛刻的老师,早晨8点的斜射光与下午4点的完全不是同一种语言,有个固执的学员非要在正午拍肖像,硬是用反光板把下颌阴影打成了第二道下巴,后来他学会在树荫下找"漏光",那些穿过叶隙的光斑比影棚灯更有叙事感,控制光线不是对抗阴影,而是学会和明暗谈判,就像炒菜时知道什么时候该调小火候。
个人风格需要五年沉淀
初期模仿大师不可耻,可耻的是十年后还在复制别人的签名,见过用徕卡拍糖水片的中年大叔,也遇到过用手机拍出荒木经惟式私摄影的高中生,真正毕业的标志,是当别人看到某张照片会说"这很你",就像去年遇到个专拍玻璃反光的摄影师,他说花了四年才明白:那些扭曲的倒影不是技术缺陷,而是他看待世界的角膜。
所以别问多久毕业,摄影学院的围墙是用胶卷垒的——有人三年就翻出去了,有人一辈子在暗房里冲洗自己的影子。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