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摄影培训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握持姿势决定画面稳定性
很多人举着相机就像握羽毛球拍,手指乱放导致按键误触,正确姿势是右手紧握机身手柄,左手掌心向上托住镜头底部,两肘轻贴肋骨形成三角支撑,上周有位学员抱怨夜间拍摄总模糊,后来发现他习惯单手持机——这就像用筷子夹豆腐,再好的防抖功能也扛不住手臂晃动,试试把取景器边框抵住眉骨,呼吸时在两次心跳之间按下快门,你会发现连1/15秒的慢门都能拍清晰。  
测光模式选错会让白雪变灰泥
相机测光系统有个"坏习惯":它总想把所有东西变成18%灰,在故宫拍红墙时用全局测光,鲜艳的朱红色会发暗;拍雪景如果完全相信矩阵测光,得到的可能是脏雪效果,就像炒菜不能全靠自动火候,逆光人像要用点测光对准面部,拍剪影反而要对着亮处测光,记住这个矛盾:越需要保留细节的亮部,越要故意"欠曝"半档;而想展现阴影层次时,得允许高光略微过曝。  
对焦框不是万能瞄准器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对焦点始终放在画面中央,拍咖啡馆静物时,如果把焦平面对准咖啡杯前缘,后方的拉花工具就会虚化成柔美光斑——这比平铺直叙的全清晰更有味道,遇到铁栅栏等重复图案时,自动对焦会像没头苍蝇来回拉风箱,此时改用单点对焦并瞄准反差明显的边缘,就像用螺丝刀代替磁铁找掉落的针。  
RAW格式是后悔药也是双刃剑
总有人说"后期能拯救一切",但见过有人把严重过曝的天空拉回细节后,建筑边缘会出现诡异的紫边,就像煮过头的面条没法变回生面,RAW虽然保留更多数据,但拍摄时的白平衡偏差会导致后期调色事倍功半,建议晴天拍人像时,即便用RAW也先在机内设置"阴影优先"模式,这相当于提前给照片穿上救生衣。  
景深预览按钮藏着透视魔法
这个被90%人忽略的按钮,能实时看到光圈收缩后的真实景深,拍商品时按一下就会发现,f/8时背景的杂乱电线依然明显,而f/16会让前景道具产生难看的衍射模糊,这就像煮汤时尝咸淡,比单纯看盐勺刻度更可靠,下次拍会议合影,先用预览功能检查后排人物是否都在清晰范围内,别等导出照片才发现有人糊得像打了马赛克。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