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业都需要学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操作与曝光控制是基础中的基础
刚接触摄影的人总会问: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得明亮通透,我的照片却灰暗模糊?这就像学开车要先懂油门和刹车,摄影必须掌握光圈、快门、ISO这"曝光三要素",举个例子,拍摄流动的溪水时,用1/1000秒快门能凝固水花,而1/4秒快门则能拍出丝绸般的柔滑效果,但要注意,高速快门需要开大光圈或提高ISO,这又会影响景深和画质——技术参数间的博弈,正是摄影的迷人之处。
构图法则能打破视觉惯性
很多人举着相机就猛按快门,结果照片总显得杂乱无章,这时候需要学习"三分法""引导线""负空间"等构图技巧,就像装修房子要考虑家具摆放,拍摄时要有意识安排画面元素,我曾见过学生对着埃菲尔铁塔直接拍摄,后来引导他寻找前景的喷泉做框架构图,照片立刻有了纵深感,但切记,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当你能熟练运用构图法则时,故意偏离中心的主体反而能制造张力。
光线运用决定照片灵魂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清晨或黄昏工作?因为这时45度角的侧光能让景物产生立体感,在影棚里,我们常用"蝴蝶光"拍人像,主灯在模特正上方形成鼻下阴影,就像自然光透过树荫的效果,有次拍摄静物,学生固执地用正面闪光,结果瓷器失去质感;换成侧逆光后,釉面立刻浮现出晶莹剔透的层次,光线不是用来照亮的,是用来塑造的。
后期处理是二次创作过程
总有人说"好照片直出就行",这就像认为厨师不用调味,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需要后期"烹饪",调整白平衡能改变整张照片的情绪,局部提亮能让观众视线聚焦,有组学生拍建筑,原图因逆光显得沉闷,通过分离色调把阴影调成冷蓝色、高光保留暖黄色,瞬间有了电影质感,但过度修图就像浓妆艳抹,会失去真实感——关键在把握分寸。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