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摄影可以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操作可以靠反复练习掌握
很多人第一次摸相机时,连快门键都找不到,这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总盯着脚蹬子看,摔几次才能找到平衡,建议把相机说明书当菜谱翻,先弄懂光圈、快门、ISO这三个"调味料"怎么搭配,比如拍夜晚车流,先用AV档固定F8光圈,观察相机自动给出的快门速度,再切换到M档手动调慢快门——你会发现原来1/30秒拍出的车灯轨迹和1/200秒完全是两种味道。
构图规律需要打破才有惊喜
九宫格线确实能帮你快速入门,就像炒菜先学会放盐和酱油,但总盯着构图法则,容易拍出"标准答案"式的照片,有次我在菜市场看见卖鱼摊位的红色塑料盆,故意把盆沿切掉一半,反而让溅起的水花更有张力,记住所有规则都是弹簧,压得越狠,反弹越有趣,试着用50mm镜头拍十张"不完整构图"的照片,你会发现裁切掉主体三分之一时,画面反而开始呼吸。
后期处理不是作弊而是调味
有人觉得用RAW格式修图就像给素颜照片开美颜,其实这更像老厨师熬高汤——生肉直接吃也行,但花时间吊出来的汤底能让整锅菜发光,去年拍古镇黄昏时,原片灰得像隔夜馒头,通过分开调整天空和屋檐的色温,才还原出肉眼看到的冷暖交织,建议新手先学用曲线工具,它就像炒菜的颠勺动作,往上推是加猛火,往下压是转小火候。
审美积累比设备更重要
用手机拍早餐的咖啡拉花也能训练眼力,就像品酒师用水杯也能练嗅觉,有朋友总抱怨相机不如别人贵,但看过他的照片后发现:同样的公园长椅,他总拍全景,而隔壁大爷用手机拍的落叶特写反而拿了奖,每周存20张打动你的照片到手机,地铁上琢磨为什么这张逆光人像让你心动,等下次拍自家窗台的绿植时,你会不自觉想起那些光影组合方式。
自学路上最怕两件事:一是把相机供在防潮箱当传家宝,二是刚拍三个月就想接商单,摄影像煮红烧肉,大火收汁前总得经历文火慢炖的阶段,现在放下手机,去拍你桌上最丑的那个物件试试?


 Cool酷影
 Cool酷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