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影捕捉节庆氛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新年主题时,光线是营造氛围的关键,许多人习惯用闪光灯直打,但这样容易让画面生硬,试试关掉闪光灯,利用现场装饰的串灯或烛光作为主光源,比如拍摄餐桌上的年糕,将手机镜头贴近烛台,让暖光从侧面勾勒食物轮廓,背景自然压暗,年味立刻浮现,遇到光线不足怎么办?不妨调高ISO至800-1200,虽然会有些许噪点,但颗粒感反而能增添复古韵味。
红金色调怎样搭配不落俗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联、红包这些元素虽喜庆,但堆砌过多会显得杂乱,去年庙会拍摄时,我发现将金元宝放在青瓷碗里,红色绸缎只露出一角,构图反而更高级,三分法则":让主体占据画面1/3,留白处可以虚化灯笼串作背景,手机用户可尝试"人像模式",对焦在红包封口的金线时,背景的红色窗花会形成斑斓光斑,比平铺直叙更有层次感。
动态场景如何避免模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抓拍烟花或舞龙时,快门速度至少要1/500秒,但单纯追求清晰度会失去动感美,有次我用1/125秒拍摄孩子甩动烟花棒,故意保留的光轨像极了毛笔写的"福"字,相机用户可开启连拍模式,手机则要长按快门,遇到动作太快的舞狮,不妨提前对焦在固定位置,比如屋檐下的灯笼,等表演者跃入画面时快速构图。
低温环境下怎样保护设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零下拍摄冰灯时,相机电池会像冻僵的手指一样迟钝,我的经验是贴身放块暖宝宝,拍摄间隙把设备揣进大衣里保温,镜头起雾也别慌,先用密封袋装相机适应温差,雾气消散比擦拭更安全,去年在雪乡,我把手机裹在毛线手套里只露镜头,既防冻又能快速抓拍雪中爆竹炸开的瞬间,回家后别急着把设备放在暖气旁,冷凝水才是电子元件的隐形杀手。
全家福怎样拍出故事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规整的排排站早已过时,试着捕捉三代人包饺子时的自然互动,让奶奶教孙子擀皮的动作成为视觉中心,虚化处露出半截春联的"春"字,如果空间有限,用广角镜头从餐桌正上方俯拍,散落的面粉和歪歪扭扭的饺子反而生动,提醒长辈不要看镜头,让他们互相整理围裙或碰杯,这种带着面粉手印的温情,比刻意摆拍更有新年记忆点。


 Flower花仙子
 Flower花仙子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