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六种构图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舒服,有些却总觉得别扭?三分法就是答案,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拍风景时,地平线放在下三分之一线,天空占三分之二,避免五五分的呆板,人像摄影中,眼睛落在上交叉点,自然引导视线,试试把路灯、孤树放在右交叉点,左留白,故事感就出来了。
引导线带观众走进画面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线条,都是天然的视觉导游,它们从前景延伸到远方,带着观众的目光深入画面,拍摄巷道时,利用两侧墙壁形成的透视线,尽头安排一个行人,纵深感瞬间拉满,注意线条不宜太杂乱,两条主要引导线足够,海边拍摄时,浪花冲刷沙滩的痕迹就是现成的曲线,比直线更柔和灵动。
框架构图聚焦主体
窗框、拱门、树枝形成的天然画框,能排除杂乱背景,老房子拍摄时,透过破损的砖墙缺口拍主体,破洞就成了免费相框,树林里仰拍,让交错的树枝构成不规则边框,阳光从缝隙漏下来,主体就像被聚光灯照亮,切记框架不宜太复杂,否则会抢戏,铁艺栏杆的几何图案做框架时,适当虚化更突出主体。
对称构图制造仪式感
倒影是最天然的对称,雨后地面积水时放低机位,建筑物和倒影各占一半,世界突然变得超现实,教堂长廊的拱顶重复延伸,强迫症看了都舒适,但绝对对称容易呆板,可以让人物稍微偏离中线,或让一侧树枝多探出些打破平衡,餐桌静物拍摄时,餐具严格对称摆放,但故意斜放一杯红酒,规矩中就有了生气。
负空间留白引发想象
大面积的纯色天空、水面、墙壁,看似浪费画面,实则是高级玩法,拍摄飞鸟时,鸟只占画面十分之一,其余全是蓝天,孤独感扑面而来,雪地里一个黑点般的人影,比满屏人物更有冲击力,注意留白区域要有质感,阴天的灰白天空不如晨曦的渐变蓝来得耐看,手机拍摄时对焦在主体上,背景自动虚化成色块,就是现成的负空间。
填充式构图制造压迫感
花瓣上的水珠、昆虫复眼、人脸特写,让主体撑满整个画框,细节纤毫毕现,拍摄美食时让牛油果切片占满对角线,青柠的纹理比宏观视角更诱人,这种构图要特别注意光线,侧光能强化纹理层次,手机微距模式下,对准咖啡拉花的泡沫孔隙,失焦的杯缘反而成了彩色光斑,记住满构图不等于杂乱,主体纹理本身要有节奏感。


 浅梦悄然绽放
 浅梦悄然绽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