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超好用的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镜头需要软件来驯服
原生相机总像匹野马——明明阳光正好,按下快门却得到灰蒙蒙的废片,这时候需要像"驯兽师"般的修图软件,比如Snapseed的局部调整功能就是绝佳的缰绳,上周拍咖啡馆的拉花,窗边逆光让咖啡师的脸黑成剪影,用画笔工具单独提亮面部,再压暗过曝的窗户,就像同时给烈马套上笼头和扬鞭,最终成片连咖啡师本人都在问:"这真是手机拍的?"
滤镜不是调料包
很多人把滤镜当成泡面调料,以为一键就能拯救废片,但真正好用的软件如VSCO,其滤镜库更像中药柜——每个抽屉都得对症下药,试过用A6滤镜处理阴天拍的樱花,结果粉得像是塑料花;换成HB2叠加+2度色温,顿时有了老胶片机的暖调,滤镜强度永远该像往汤里撒盐,先调到30%再慢慢尝味道。
夜间模式在偷偷作弊
号称"手持夜景"的功能其实在玩时间魔术,华为手机的夜景算法会连拍20张照片,像会计对账本般剔除模糊帧,再把清晰部分拼成"完美假象",有次拍午夜的路边摊,老板颠勺的手臂本该是虚影,软件却硬生生合成出清晰轨迹,这种"作弊"虽不真实,但热腾腾的炒粉在照片里冒着锅气,谁还在意过程呢?
人像模式总在画蛇添足
背景虚化本是单反的绝活,现在却被软件模仿得漏洞百出,iPhone的人像模式拍我家金毛时,总把狗耳朵尖的绒毛也虚化掉,活像P图时手抖擦了橡皮擦,后来发现FaceApp的深度调节功能,能手动划定清晰区域,就像给狗狗耳朵画上保护圈,不过要当心——把虚化强度调到70%以上,照片就会像90年代影楼艺术照。
专业模式其实是把双刃剑
打开专业模式的瞬间,仿佛拿到了相机的控制权,但参数调节就像在雷区跳舞,上个月拍落日,把ISO调到100结果快门慢得像乌龟爬,湖面游船全糊成色块;第二天改用Lightroom的手机版,发现它的直方图会像血糖仪般实时报警过曝区域,EV值每加0.3档,照片的"血糖"就升高一格,超过+1.5就会"糖尿病"式死白。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