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师和摄影师分别负责什么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会混淆摄像和摄影的分工,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摄像师像拍连续剧的导演,用动态画面记录接亲、仪式等完整流程;摄影师则像杂志主编,通过单张照片抓取新人交换戒指的瞬间、父母抹泪的特写,技术矛盾在于,摄像需要保持镜头稳定避免频繁切换,而摄影常要快速移动找角度,实际拍摄中,摄像师会提前架好三脚架对准主舞台,摄影师则游走在宾客席间捕捉反应。
迎亲环节应该优先跟拍哪一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阶段就像"鱼和熊掌"的选择题,新郎出发前,摄影师要拍他系领带的紧张表情;车队到达时,摄像师必须全程记录撞门、找鞋等连贯动作,有经验的团队会分两组:主摄像跟新郎记录动态过程,副摄影守在新娘家,用广角镜头拍下闺房布置的静物细节,曾有位同行只跟新郎,结果漏拍了新娘母亲偷偷整理嫁衣的镜头,这种遗憾很难补救。
仪式现场如何避免设备穿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加过婚礼的人常看到这样的滑稽场面:摄影师的背影出现在摄像画面里,或者闪光灯在视频里频闪,这就像炒菜时盐和糖放错了罐子,解决方案是提前划定区域,比如让摄像师在红毯左侧固定机位,摄影师在右侧游走,使用长焦镜头的摄影师要特别注意,别让镜头反光出现在摄像师的取景框里,有次我拍教堂婚礼时,彩色玻璃的反光就让视频画面出现了迷幻光斑。
敬酒环节怎样做到全面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阶段比赶集还热闹,新人像陀螺般转桌,宾客举着手机随时阻挡镜头,我们的策略是"包抄战术":摄像师提前到下一桌等候,用中景拍敬酒过程;摄影师紧跟当前桌,用35mm镜头拍碰杯特写,遇到过新人被灌酒的情况,这时要迅速调整ISO捕捉喷涌的香槟泡沫,记住别学某些团队用无人机跟拍,婚宴厅的水晶吊灯和烟雾会让画面变成灾难片。
突发状况下如何分工协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一场户外婚礼突然下雨,新人坚持要继续仪式,这时候就像消防队救火:摄像师立即用防水套罩住机器,退到屋檐下拍全景;摄影师反而冲进雨里,用85mm大光圈拍雨丝中相拥的剪影,事后发现,雨滴在摄像画面里成了干扰噪点,但在照片里反而成了浪漫元素,这种时候千万别两人都去躲雨,分工合作才能保证至少有一组素材可用。


 Flower花仙子
 Flower花仙子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