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三要素是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画面的灵魂
没有光,照片就失去了生命,很多人抱怨拍出来的照片灰蒙蒙的,其实问题往往出在不会用光,比如正午阳光太硬,拍人像会在脸上留下难看的阴影;而阴天虽然光线柔和,但缺乏层次感,这时候可以试试"黄金时段"——日出后或日落前的一小时,光线斜射且温暖,拍出来的肤色自然,景物也有立体感,逆光拍摄时,你会遇到主体发黑的情况吗?其实只要稍微侧身,让光线从侧面过来,或者用反光板补光,效果立刻就不一样了。
构图决定视觉流向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着舒服,有些却让人眼花缭乱?关键在构图,三分法是最基础的技巧——把画面横竖都分成三等分,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但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拍摄奔跑的孩子时,故意在前进方向多留空间,画面就活了;拍对称建筑时,居中构图反而更震撼,遇到杂乱的背景怎么办?蹲下来用天空当背景,或者开大光圈虚化掉干扰物,主体立马跳出来,构图不是数学公式,而是引导观众视线的手势。
瞬间比技术更重要
再贵的相机也买不到决定性瞬间,街头摄影师为什么总在徘徊?他们在等待人物、光影、情绪同时到位的刹那,拍孩子吹泡泡时,提前对焦在泡泡将出现的位置,连拍模式打开,总有一张能抓住泡泡破裂的晶莹瞬间,婚礼上新人相视而笑的0.5秒,比摆拍一小时的照片动人百倍,这就像钓鱼,技术决定下限,耐心决定上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相机待机时设置成快速唤醒状态很重要。
情感是隐藏的第四要素
技术参数再完美,没有情感的照片只是标本,试着回想你最喜欢的照片,多半不是画质最好的,而是承载着记忆的那张,拍老人皱纹时,与其追求锐度,不如捕捉他望向孙辈时眼里的柔光;拍美食不一定要专业布光,冒着热气的家常菜更有温度,有个诀窍:拍摄前问自己"这张照片想说什么?"是孤独?喜悦?还是岁月的痕迹?带着答案去拍,观众自然能感受到。
这些要素就像炒菜的盐,单吃会齁,但少放一点整道菜就没了味道,下次拍摄时,不妨先观察光线走向,再框取有趣的构图,耐心等待故事发生的瞬间,最后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按下快门,规则是用来参考的,当你开始为打破规则而兴奋时,真正的创作才刚刚开始。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