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计算单日收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好奇摄影师按天收费的标准,其实这和装修师傅接活类似——基础工费+材料附加费,婚礼跟拍摄影师报价1500元/天,看似不少,但扣除器材折旧(比如相机快门寿命5万次,单次拍摄损耗约2元)、交通餐费后,到手可能只剩800元,曾有个客户临时要求加拍两小时夜景,最终按每小时200元追加费用,这就是典型的"隐形收入"。
不同拍摄场景决定收入天花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商业广告拍摄和儿童写真虽然都用相机,收入差距就像五星酒店厨师和街边小吃摊,某次汽车广告拍摄中,摄影师除了2000元日薪,还获得3%的素材使用分成——因为客户将照片用于全国4S店宣传,反观幼儿园活动跟拍,全天拍摄200张底片,打包价600元还得负责后期修图,时薪还不如送外卖。
器材成本像隐形的收入黑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羡慕摄影师日薪高,却不知道他们背包里藏着"吞金兽",全画幅相机如同出租车,买来就开始贬值;镜头好比轮胎,用越久维修费越高,有位同行接拍淘宝服装,客户要求用200mm定焦镜头呈现质感,结果这支6万元的镜头,平摊到每次拍摄成本就要300元,更别说三脚架、闪光灯这些"配角器材"的消耗。
技术溢价藏在细节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资深摄影师敢收双倍费用?就像老中医把脉,经验能发现普通人忽略的"病灶",拍摄食品广告时,有人用普通玻璃碗盛汤,拍出来总有反光斑点;而懂行的会准备雾面陶瓷碗,后期省去两小时修图时间,这种经验换算成时薪,相当于用10分钟解决别人3小时的问题,自然能收取技术溢价。
淡旺季收入比过山车还刺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九银十的婚礼季,摄影师可能连续20天日入3000元;但到了正月里,整个月接不到单也是常态,有位主打樱花写真的同行,三月能赚全年40%的收入,其他月份全靠接企业会议拍摄维持,这就像渔民要趁着鱼汛期拼命撒网,旱季就只能修补渔网等待时机。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