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道具制造童话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气球、泡泡枪、毛绒玩具是最容易出片的道具,比如让三岁孩子抱着一米高的毛绒熊拍摄,巨大的体积差会形成强烈视觉对比,曾有家长抱怨孩子总躲镜头,后来发现当孩子专注吹泡泡时,反而能抓拍到自然表情,关键要选与孩子身高匹配的道具——过大的南瓜灯会遮挡身体,而过小的魔法棒又缺乏存在感,不妨试试"道具互动法":先让孩子玩五分钟道具,等他们放松后再引导做举手、转圈等动作。
服装色彩怎样搭配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色树丛前穿明黄色雨靴,纯白背景配彩虹条纹袜,这些反差搭配能瞬间突出主体,去年春天在樱花树下拍过一组照片:穿淡粉色连衣裙的孩子几乎融进花海,换成宝蓝色卫衣后立刻跳脱出来,有个常被忽视的细节是服装图案大小——碎花裙适合近景特写,而大格纹服装更适合全身照,如果拿不准配色,三色原则":主体服装包含的背景色不超过两种,比如黄草地配蓝白海军衫就足够清爽。
怎样引导孩子做出自然表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镜头笑一个"往往得到僵硬的假笑,有次拍摄时,我突然问六岁的男孩:"你猜恐龙怎么刷牙?"他愣住后爆发的惊讶表情成了当天最佳照片,低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7-12分钟,可以准备会发声的橡胶玩具吸引视线,对于害羞的孩子,与其让他们摆姿势,不如设计情景游戏——"你能学小青蛙跳三次吗"比"把手放膝盖上"有效十倍,切记连拍模式要开着,最生动的表情往往出现在动作间隙。
特殊视角如何带来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趴在地上仰拍孩子举风车的画面,能同时收录蓝天和飞扬的衣角,上周有个案例:家长总抱怨孩子照片显矮,后来改用从滑梯顶端俯拍的角度,不仅显出身高,还捕捉到冲下滑梯时的动感,室内拍摄时可以尝试"画框构图"——让孩子趴在透明玻璃茶几下方,透过玻璃拍摄其面部特写,要注意的是,非常规视角需要更精准的对焦,建议提前锁定对焦点,否则容易拍虚孩子突然移动的身影。
后期调色怎样保留童真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度磨皮会让孩子失去皮肤质感,保留些微雀斑反而生动,调色时试试降低橙色饱和度并提高明度,这样能改善亚洲儿童肤色发黄的问题,有个容易犯的错误是把草地调得太艳——实际只需将绿色色相往黄偏5度,就能避免像塑料草坪,如果照片里有糖果色道具,记得单独提亮红色/黄色通道,就像蛋糕上的糖霜要足够诱人,最后留个思考题:为什么暖色调滤镜更适合表现儿童嬉戏的场景?因为低色温能强化阳光感,就像回忆里的童年总是金灿灿的。


 月影陪伴孤独
 月影陪伴孤独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