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教程

有摄影专业的985211大学,国内开设摄影专业的985/211高校推荐

有摄影专业的985211大学光线是摄影的隐形画笔很多人以为好照片全靠昂贵设备,其实光线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在清华美院的摄影课上,教授会让学生用手机在正午强光下拍静…

有摄影专业的985211大学

有摄影专业的985211大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摄影的隐形画笔
很多人以为好照片全靠昂贵设备,其实光线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在清华美院的摄影课上,教授会让学生用手机在正午强光下拍静物——你会发现金属水杯反光刺眼,而树荫下的布纹却层次分明,这就像炒菜时火候控制,过曝如同烧焦的菜叶,暗部细节则是没煮熟的土豆,为什么专业影棚要配备柔光箱?因为直射光会像手电筒照脸般生硬,而经过扩散的光线才能还原肌肤质感。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规则
央美学生常被要求用九宫格线重新裁剪经典作品,就像语文老师修改病句,当你在武大樱花树下拍人像,若把人物放在正中央,照片会像呆板的证件照;但若让模特偏右站立,左侧留出飘落的花枝,画面顿时有了呼吸感,那些总抱怨"风景美但拍不出感觉"的人,其实是忘了构图能像标点符号一样,把杂乱的视觉元素组织成完整句子。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雕刻刀
北电的实践课上,学生要拍同一辆自行车用不同快门:1/1000秒定格外卖小哥飞驰的瞬间,车轮辐条清晰可数;1/30秒拍摄时,转动的车轮却化作丝绸般的弧线,这就像用筷子夹活鱼,高速快门是精准夹住鱼身,慢门则是让鱼在画面里游出痕迹,为什么拍瀑布时专业摄影师总带着三脚架?因为想要水流雾化的效果,需要让快门像缓缓融化的黄油般持续接触光线。

后期处理是照片的二次创作
中传的数码暗房课程会展示同一张RAW格式原片,经过不同调整后可能变成忧郁的蓝调街景或温暖的咖啡馆随拍,就像同样的五花肉,红烧需要炒糖色,蒜泥白肉则要冰镇切片,有人质疑这是"造假",但事实上人眼看到的夕阳本就比相机记录的色彩浓郁——后期不过是把被传感器压缩的动态范围,像折叠伞一样重新撑开。

镜头语言是摄影师的方言
在国美的专题创作中,50mm标准镜头拍出的平实视角像普通话报道,而鱼眼镜头的畸变则像方言讲述的民间故事,当你用200mm长焦镜头压缩故宫的红墙黄瓦,层层叠叠的屋檐会产生传统绘画的装饰美感,这可比广角镜头走马观花式的记录深刻得多,为什么新闻摄影记者偏爱35mm镜头?因为它既能容纳环境信息,又不会像28mm那样让边缘人物变形——就像采访时既要做记录又要保持客观距离。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