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拍照如何手动调节光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误以为iPhone不能调光圈,其实从人像模式诞生起就有了"虚拟光圈"调节,打开相机切换到人像模式,拍照后点击编辑界面左上角的"f"图标,会出现从f/1.4到f/16的滑块,这个数值越小背景虚化越强,适合拍特写时让杂乱的背景融化成一团柔和的色块;数值越大则前后景都清晰,适合拍集体照时确保每个人都清楚,有个常犯的错误是总用最大虚化,结果发现宠物的胡须只有前半截是实的——这时候就该把光圈调到f/5.6左右重新拍。
为什么普通模式找不到光圈调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像问"为什么微波炉不能煎牛排",普通拍照模式用的是物理镜头的固定光圈,iPhone主摄的实际光圈在f/1.5-f/2.8之间浮动,系统会根据光线自动选择,想验证这点很简单:在昏暗环境拍张照片,再对着阳光拍同样的场景,对比详情里的"光圈值"肯定不同,有个取巧的办法是用第三方APP如Halide,它能锁定固定光圈值,不过代价是可能牺牲画质——就像强行让跑步运动员穿拖鞋赛跑。
拍美食该用多大光圈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次在咖啡馆拍拉花咖啡时,试试先长按对焦锁定,然后把人像模式的光圈调到f/2.8,这个数值既能让杯沿到杯底都清晰,又恰好让杂乱的餐桌背景适度模糊,有人喜欢开到f/1.4拍出极浅景深,结果发现咖啡杯把手都是虚的——这就像用显微镜看菜单,过分强调局部反而失去整体感,遇到多层蛋糕这类有高度的食物,建议收到f/4让每一层糖霜都清晰可见。
夜间拍摄光圈要怎么设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晚上拍街景时经常遇到两难:开大光圈虽然能提升进光量,但招牌灯光会变成难看的光斑,实测发现f/2.8是个折中方案,既能保证霓虹灯文字可辨认,又不会让背景完全糊成一片,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当系统检测到弱光时,就算你手动调到f/1.4,实际成像还是会自动提高光圈值来保证画质,这就像你调高空调温度,但室外机结霜时压缩机其实在偷偷限频。
拍合影光圈数值有讲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学聚会拍五排集体照时,总有人抱怨后排脸是糊的,把光圈收到f/8以上,配合1米以上的拍摄距离,能确保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清晰,但要注意光线不足时会触发夜景模式,此时系统可能无视你的光圈设置,有个实用技巧是让人群站成弧形而非直线,这样即使用f/5.6也能获得更好的景深覆盖,原理就像用圆弧形的勺子比直板更容易舀起汤里的料。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