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相机能拍特写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对准一朵花时,心里直打鼓:这巴掌大的镜头真能拍清花瓣上的露珠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得先搞懂手机镜头的"视力范围",普通手机主摄像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通常在8-15厘米,就像近视眼的人把书拿得太近反而看不清,想要拍好特写,要么保持这个最小距离,要么另辟蹊径。
微距模式是特写的秘密武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中高端手机都藏着微距模式,就像给镜头戴了放大镜,打开这个功能后,最近对焦距离能缩短到2-3厘米,上周我拍咖啡拉花,普通模式拍出来是模糊的奶泡,切换到微距后连咖啡油脂的纹路都纤毫毕现,不过要注意,太近拍摄时手抖会被放大,最好找支撑点或设置定时拍摄。
光线决定特写的生死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午拍首饰总反光,阴天拍昆虫又太暗——特写对光线的挑剔程度堪比美食博主选滤镜,侧光能突出物体纹理,但手机传感器小,强光容易过曝,我的经验是:拍反光物体用纸巾柔化光线,拍暗调物体就调高曝光补偿,手机特写宁愿稍暗也别过曝,后期还能抢救阴影细节。
后期裁剪是隐形放大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800万像素的手机拍完照,裁掉四分之三画面依然清晰,这个冷知识救过我的盆栽特写,但别指望200万像素的老机型玩这招,就像不能用望远镜看掌纹,建议拍摄时留足裁剪空间,后期用Snapseed这类软件精细调整,有次我裁切后发现蚂蚁触角上的花粉,这效果堪比专业微距镜头。
外接镜头能突破物理限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镜头毕竟不是显微镜,真要拍细胞结构还是得靠外挂,市面上指甲盖大小的微距镜头,套上手机就能创造1厘米对焦距离,不过我有次贪便宜买9.9元包邮的镜头,拍出来的蜜蜂像打了马赛克,建议选多层镀膜的镜头,拍摄时注意边缘畸变,毕竟再好的外挂也救不了手抖。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