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是画面的雕刻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片稻田,清晨拍出来像镀了金箔,正午却像晒蔫的青菜?关键在于光线角度,尝试在日出后1小时内拍摄,此时阳光以15-30度角斜射,麦穗边缘会泛起毛茸茸的轮廓光,某次在徽州拍马头墙,特意等到下午四点,西晒的光线把斑驳的墙砖纹理刻成了立体浮雕——这比后期加锐化真实十倍。
构图需要呼吸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塞满整张照片的樱花树吗?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留白不是偷懒,是给视线留跑道,拍西湖残荷时,我故意让枯枝只占左下角三分之一,右上角大片水域倒映着灰云,观众的目光自然会在画面里跑个马拉松,主体挤在正中央的构图,就像把红烧肉钉在餐桌正中间——再好吃也让人紧张。
色彩要有主心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照片同时出现荧光粉的三角梅、翠绿的芭蕉叶和明黄的出租车,你的眼睛该往哪逃?在厦门老巷子拍摄时,我专门等穿藏青色布衫的老人经过那面褪色红砖墙,整个画面突然就稳住了,这就像火锅汤底,白汤里飘两粒枸杞是点睛,红汤里撒把菊花就叫灾难。
动静对比制造心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知道瀑布拍成棉花糖为什么看着假?因为快门速度1/1000秒凝固的水花,比超市冷冻柜的带鱼还僵硬,去年在楠溪江,我用三脚架架着相机,左边用1/4秒拍出丝绸状水流,右边岩石上停着纹丝不动的白鹭——这种矛盾感让照片突然会喘气,全是静物像标本馆,全是动态像监控录像。
瑕疵比完美更动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些修得连毛孔都消失的人像,怎么看着像橱窗里的塑胶模特?在平遥古城给银匠拍照时,他手上氧化发黑的银屑、指甲缝里的蓝靛染料,反而让银镯的光泽有了来处,就像手工陶器上的指纹,这些"错误"在提醒:美不是无菌实验室产物,是带着烟火气的奇迹。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