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构图法和散点法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重复构图法强调视觉节奏感
想象你拍摄一排整齐的共享单车,车轮形成的弧形在画面中反复出现,这就是典型的重复构图,这种手法通过相同或相似元素的规律性排列,制造强烈的秩序感,比如拍摄楼梯的螺旋结构时,可以蹲低机位让扶手栏杆的曲线重复延伸,观众视线会不自觉地跟随这些重复元素移动,但要注意,过度机械的重复可能显得呆板,此时可以尝试在规律中制造一个"破局点"——比如在一列相同的路灯中,让其中一盏微微倾斜。
散点法追求自然生动的分布
与重复构图相反,散点法更像是把葡萄随意撒在桌布上拍摄,它适合表现菜市场的果蔬摊、广场上的人群这类杂乱但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拍摄秋日落叶时,刻意避免叶片均匀排列,反而让它们自然散落,配合浅景深突出几片作为视觉锚点,这种构图需要控制"散而不乱",可以通过色彩呼应(比如三颗红苹果分散在画面不同位置)或明暗对比来维系整体性。
两种手法对主体数量的要求不同
重复构图至少需要三个以上相同元素才能形成节奏,就像音乐中的鼓点需要连续敲击,而散点法对元素数量更宽容——五只飞鸟能构成散点,两只也能通过位置经营形成张力,曾有位学员问:"拍摄两栋相似建筑算重复构图吗?"严格来说不算,因为双主体容易形成对称构图,这时候可以等待第三辆相同颜色的汽车驶入画面,瞬间就能强化重复效应。
后期处理时的不同侧重点
用重复构图拍摄的素材,后期要特别注意对齐元素间的间距,比如修图时用透视裁剪工具矫正书架隔层的微小歪斜,而散点法则相反,过度规整反而失真,处理野花丛的特写时,适当保留几片花瓣的随机重叠更显自然,有个实用技巧:重复构图的照片适合高对比度+清晰度调整,而散点法照片往往需要柔化部分边缘来避免视觉打架。
实际拍摄中的混合运用
高手常常两种手法混用,比如拍摄婚礼现场的气球装饰,既让天花板的吊灯形成重复构图框架,又让飘散的气球构成散点分布,这种组合能同时兼顾仪式感和欢快气氛,下次拍超市货架时,不妨先找三排完全对齐的饮料瓶完成重复构图,再故意把前排几瓶拧开瓶盖,让散点法的生动感破开严谨的框架。


 Warm温暖光
 Warm温暖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