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模式能释放手机摄像头的潜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手机自动模式拍出的夜景满是噪点,你会不会怀疑硬件不行?其实很多中高端机型搭载的传感器完全够用,关键在于是否开启专业模式,以华为手机为例,手动将ISO控制在100-400,快门速度调至1/10秒,配合三脚架就能拍出通透的夜景,这就像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与其用自动菜单,不如手动调节火力和时间更能掌握效果。
第三方软件能突破原厂算法的限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用原生相机拍美食总是偏灰?这是因为厂商的算法会过度锐化,试试用Adobe Lightroom的手机版,关闭自动优化后,手动提升阴影部分的亮度,食物立刻会呈现诱人的光泽,有个矛盾现象:手机硬件越强,原厂软件反而越喜欢过度干预——就像高级电饭煲预设的煮饭程序,反而不如老式锅具手动控制来得香。
RAW格式给后期留出调整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大光比的日落场景,是否总拍不出眼睛看到的层次?在Snapseed里开启RAW拍摄,能保留更多高光和阴影细节,某次在故宫角楼拍摄时,JPG格式的晚霞完全过曝,而RAW文件通过降低高光、提升黑色色阶,硬是找回了屋檐细节和云层渐变,这就像煮汤时关火前保留高汤,总比煮干后加水补救来得从容。
长曝光功能让手机拍出单反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用手机拍出丝绸般的瀑布效果?下载Slow Shutter Cam这类软件,选择动态模糊模式,把手机固定在石头上拍摄2秒以上,上周在黄果树瀑布实测时发现,水流速度不同会影响最佳曝光时长——流速快时1秒就够,缓流则需要3秒以上,这类似煮溏心蛋,沸腾程度不同,计时也要灵活调整。
人像模式的光斑可以手动塑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用虚化模式,别人拍的灯光光斑更圆润?秘密在于Focos这款APP,它能模拟不同光圈叶片形状,拍摄圣诞树时,选择六边形光圈模板,背景的小灯泡就会变成精致的几何光斑,有趣的是,手机虚化算法和单反光学虚化存在根本差异,但通过软件模拟,反而能实现某些镜头都难以达到的创意效果——就像电磁炉虽然火候不同,但通过精准控温也能做出炭烤风味。


 灵眸闪烁光芒
 灵眸闪烁光芒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