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技术差的经典语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抖得像帕金森晚期
每次按下快门都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明明对焦时画面清晰,成片却糊得像隔了层毛玻璃,这种问题常见于弱光环境下——快门速度低于1/60秒时,连呼吸都会让相机产生微颤,有个土办法:把相机 strap 绕在手臂上绷紧当临时三脚架,或者干脆学狙击手那样屏住呼吸连拍十张,总有一张能看。
构图永远在跑偏
总有人把地平线拍成过山车轨道,或者让主角的头顶"长"出电线杆,这种灾难性构图其实有救:打开手机网格线,把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要是连这都懒得学,就记住"三分法"的变通版——想象画面被田字格分割,关键物体别压中线,就像煎荷包蛋要留出蛋白边缘,死磕正中间反而显得呆板。
闪光灯用得像个审讯官
直射闪光灯拍人像,效果堪比派出所的坦白从宽拍照间,脸上不是泛着油光就是阴影狰狞,背景还黑得像被吸进黑洞,解决方法很简单:白天逆光时用闪光灯补光要调低2档强度,晚上拍人像就找白墙当反光板,实在不行,用纸巾蒙住闪光灯也能变成柔光罩,这招比后期磨皮自然十倍。
修图用力过猛像抽象画
饱和度拉到120%的风景照,树叶荧光得能当夜店灯球;磨皮开到Max的人像,皮肤质感像被保鲜膜裹了三天,这类"技术事故"源于对参数的误解——HSL调色时别动整体饱和度,单独提亮橙色和黄色更自然;磨皮保留30%以上的纹理细节,否则连睫毛都会融化成蜡像,修图要像化妆,最高境界是看不出痕迹。
永远搞不懂白平衡
暖光拍成冷色调像停尸房,夕阳硬生生修成阴天效果,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经常被大面积色块欺骗,比如拍雪景会发蓝,有个生活化解决方案:餐巾纸校准法,在现场光线下拍张白纸,手动设置色温直到纸色恢复本白,就像煮泡面要先试汤底咸淡,前期校准比后期救场靠谱得多。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