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落日时把太阳压右下格线,留出左侧天空的渐变色彩,有位新手曾抱怨:"为什么我拍的湖面总像证件照?"试着把地平线从正中央挪到上1/3处,水面突然就有了延伸感,这种刻意的不对称,反而比居中构图多了叙事空间。
引导线构图会偷走观众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路、河流甚至阴影都能成为天然箭头,去年在古镇拍巷子时,故意让两侧青砖墙的透视线汇聚在远处打伞的行人身上,有学员反问:"如果现场没有明显线条怎么办?"其实三块鹅卵石的排列、树枝的指向都能暗示方向,就像咖啡杯里旋转的奶泡,所有力量最终都流向某个焦点。
框架式构图给风景加个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门窗、拱桥或树叶间隙作前景框架,就像给蒙娜丽莎加了博物馆的展柜,拍故宫角楼时,我蹲在红墙的漏花窗后面,让琉璃瓦从雕花空隙里露出来,遇到过有人执着于"框架必须完整",其实残破的砖拱门截取一半,反而能制造"画外有画"的悬念,这和吃灌汤包先咬破皮看汤汁一个道理。
对称构图要玩好平衡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影题材天生适合镜面对称,但死板的对称会像复写纸描出来的,拍雨天地铁站时,故意让水面倒影只占画面下1/3,上方保留真实人群的模糊动态,曾有影友较真:"对称轴偏移了2毫米!"其实就像端汤碗的手总会微微颤抖,绝对对称反而失去生命力。
留白构图用空气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空白不是浪费画面,而是给想象留余地,拍雪原上的孤树时,树干挤在左下角,右上角全是积雪的反光,有人质疑:"这树也太小了吧?"但正是这种渺小感,才让人想起独自等公交的冬夜,留白不是偷懒,好比国画里的云雾,看似无物却藏万壑。
重复图案构图能制造节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超市货架的罐头、蜂巢状的公寓阳台,重复元素会形成视觉旋律,拍图书馆时对准书架形成的彩色波浪线,有位妈妈突然说:"这不就像我儿子乱丢的蜡笔吗?"刻意打破重复也很妙——比如整齐晾晒的床单中,突然混入一件卡通睡衣,就像钢琴曲里故意弹错的音符,反而让人记住旋律。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