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构图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舒服?很可能是因为摄影师用了三分法,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上三分之一线;拍风景时,地平线对齐下三分之一线,有次拍湖边日落,我把太阳放在右上交叉点,前景的渔船放在左下,画面立刻有了呼吸感,但要注意,主体太靠边缘会显得刻意,适当留出视觉缓冲空间。
引导线能抓住观众视线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线条有什么用?它们能把观众视线引向主体,去年在古镇拍照,发现青石板路的延伸线正好指向远处的灯笼,我用广角镜头压低视角强化透视,灯笼成了天然焦点,不过线条太乱反而会分散注意力,比如拍树林时,树干如果杂乱无章,不如换个角度让它们形成统一方向,引导线是路标,不是路障。
框架构图增加层次感
窗框、拱门甚至树叶间隙都能当天然画框,上个月拍故宫,透过红墙上的漏窗拍角楼,窗棂既遮挡了杂乱背景,又给画面加了"相框",但新手常犯两个错误:框架太复杂抢了主体风头,或者框架与主体毫无关联,就像用相册装照片,相册再精美也得和照片风格匹配,建议先观察环境,树影、门洞甚至双手比划的取景框都可能意外好用。
留白让主体会呼吸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摄影也一样,拍雪地里的红围巾,我特意在人物前方留出大片雪地,这种空白反而强化了孤寂感,但留白不是随便留,方向有讲究:人物视线前方要多留空间,运动物体前方要预留动势,就像谈话中的停顿,恰到好处的空白能让画面说出潜台词,下次拍静物,试试只占画面三分之一,剩下的空间会讲故事。
对称构图制造仪式感
对称天生带着庄重感,适合建筑、倒影等题材,拍寺庙时,我正对大门居中构图,两侧石狮和飞檐形成镜像,香炉的烟雾垂直上升,整个画面像被无形中轴线固定住,不过绝对对称容易呆板,可以学古典园林的"不对称对称",比如主体居中但两侧元素略有变化,就像西装革履时,领带稍微歪一点反而更生动。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