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专业必须通过艺考门槛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就像问"厨师需要考刀工证书吗"——答案取决于你想进米其林后厨还是街边小吃店,国内九大美院的摄影系基本都要求参加美术类艺考,考试内容可能包括素描、色彩等传统科目,但有些综合类大学的摄影专业划在编导类或直接按文化分录取,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允许用编导统考成绩报考,去年帮学生规划志愿时,就遇到过文化课560分的考生,最终通过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避开美术艺考,现在照样在剧组掌镜。
艺考摄影和实际拍摄存在哪些技术矛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考场里画三个小时石膏像,和野外抓拍闪电的实战需求,简直像让足球运动员先比跳绳,某次带艺考班外拍时,有个素描高分的学生死活调不准单反曝光补偿——他习惯了铅笔的灰度层次,却对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束手无策,央美摄影系主任王川曾提到,他们坚持考素描是因为"观察力的训练比设备操作更重要",就像学钢琴得先练音阶,画室里的构图训练确实能培养出更严谨的取景习惯。
非艺考路径的摄影师如何补足专业短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认识个野生摄影师,他靠给婚庆公司拍样片练手,三年后硬是用RAW格式堆栈技术PK掉了科班出身的竞争对手,这类从业者通常要恶补两门课:其一是理论体系,比如不考艺考的人可能分不清爱克发红和品红的区别;其二是创作思维,就像自学者容易陷入"参数军备竞赛",而学院派更早接触观念摄影,建议报个成人夜校的系统课程,重点补艺术史和视觉心理学,比死磕相机说明书管用得多。
不同院校的摄影艺考有哪些隐藏考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北电摄影学院的复试题目是"用手机拍一组关于时间的照片",这可比画静物刁钻多了,考官在讲评时透露,他们其实在考察三个层面:技术层看是否滥用滤镜,观念层看叙事逻辑,最隐蔽的是生活感知力——有个考生拍外卖员在电梯里看手表,比那些光拍钟表的得分高两档,而中国美院的考试则保留着"画相机结构图"的老传统,据说能看出学生对器材的理解是否停留在网红教程层面。
中年转行学摄影需要重新艺考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不少三十多岁的咨询者,担心自己"超龄"没法走艺考路线,其实像北京服装学院的摄影进修班,用作品集替代考试的成绩占比高达70%,上周刚有位原会计学员,他用长期拍摄的菜市场人物系列直接获得录取,这类项目更看重生活阅历转化能力,有位评委说过:"我们宁可要拍过200场葬礼的殡葬师,也不要只会拍糖水片的艺考复读生。"商业摄影方向可能需要补考灯光资格证书,但那属于职业认证而非艺术考试。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