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摄影网登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需要理解光线才能拍出好照片
很多人刚拿到相机会直接开自动模式拍摄,这就像用微波炉热剩菜——虽然能吃,但总少了点锅气,建议先观察环境光的方向:正午阳光在模特鼻翼投下的阴影像两道黑漆,这时候让人物背对太阳或找树荫,画面立刻干净三分,逆光拍摄时别急着开闪光灯,试试用反光板把阳光折射到主体面部,你会发现模特的发丝边缘会出现金边,这种轮廓光比后期加滤镜自然十倍。
快门速度决定了画面的呼吸感
拍运动会发现孩子荡秋千总是糊的?问题出在快门优先模式没调对,1/500秒能凝固水花飞溅的瞬间,但拍溪流时用1/15秒能让水流变成丝绸,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手持拍摄别盲目追求慢门,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倒数,200mm镜头至少用1/200秒,否则就像端着一碗热汤走路,再稳的手也会抖出残影。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思维
九宫格线把画面分成豆腐块,但总把主体放交叉点会显得呆板,试试让骑自行车的人冲出画框边缘,留白部分反而会产生动势,拍故宫角楼时发现水面倒影太完美?不妨把相机翻转180度,让真实建筑变成倒影,这种非常规视角往往能骗过评委的眼睛,记住黄金分割不是数学公式,当画面出现突兀的电线杆时,故意把它放在分割线上反而能形成视觉锚点。
后期处理要保留原始质感
见过太多把晚霞调成番茄酱色的案例了,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虽然占内存但保留了全部色彩信息,调高阴影时别超过+40,否则暗部会出现彩色噪点,就像用橡皮擦反复摩擦画纸,局部调整画笔的硬度值设在70%最自然,过度羽化会让修图痕迹像贴了块膏药,导出前务必关掉"自动优化"选项,这个功能会把雪山调成水泥墙。
特殊题材需要特殊准备
拍星空抱怨找不到银河?其实城市光污染比月亮影响更大,农历廿五前后三天最适合拍摄,这时候月光不会抢戏,别急着买赤道仪,先用广角镜头开最大光圈试拍,地景选取枯树或石碑比现代建筑更有张力,遇到突发雨雾天气也别收机器,1/30秒慢门能拍出雨丝轨迹,这种意外收获往往比晴空万里更有记忆点。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