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怎么构图才好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让画面更平衡
很多人举起手机就习惯把主体怼在正中间,其实试试看把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交点位置才是黄金落点,比如拍夕阳时,把地平线压在下1/3线上,天空占2/3,云霞的层次感立刻凸显,上次给朋友拍半身照,故意把眼睛放在右上交叉点,背景的银杏树虚化成色块,成片后她惊呼"原来我也可以这么上镜",相机和手机的九宫格辅助线不是摆设,打开它就像炒菜时看火候,能避免画面"夹生"。
引导线带着观众视线走
火车站台的地砖缝、河岸的栏杆、甚至奶茶杯的吸管,都能变成隐形的箭头,上周在菜市场拍黄瓜堆,特意蹲低用摊位的木板缝隙作引导线,翠绿的瓜蒂全部指向称重阿姨的笑脸,这种构图要诀在于"藏",就像说故事不直接揭底牌,但注意别让线条太杂乱,好比煮火锅时荤素要分开下锅,铁轨和电线杆同时出现时,选更简洁的那条当主角。
留白给呼吸感留空间
新手常犯的毛病是把画面塞得太满,像塞爆的行李箱,拍茶室窗边的绿植时,我特意在左侧留出40%空白,后期加上竖排小字,马上有了杂志内页的质感,留白不是偷懒,而是给观看者想象余地,就像吃寿司时垫的竹叶,遇到阴天拍建筑,就让灰蒙蒙的天空占六成,楼顶的避雷针反而成了点睛之笔。
框架构图制造偷窥感
老房子的雕花门框、汽车后视镜、甚至双手比出的取景框,都能变成天然画框,上个月拍古镇茶馆,透过镂空木窗拍老人下棋,窗棂阴影刚好形成棋盘格投影,这种构图要注意内外明暗对比,就像透过猫眼窥视时,门缝光要足够照亮关键细节,如果框架太复杂,可以后期适当提高中心亮度,好比舞台追光的效果。
打破规则需要更强理由
见过把人物放在正中间却很好看的照片吗?要么是对称构图——比如故宫的铜缸倒影,要么主体本身极具张力,就像火锅里突然出现的整只龙虾,有次拍街头艺人,故意让他顶天立地充满画面,扭曲的广角边缘反而强化了表演张力,但要记住,打破构图法则就像炒菜不放盐,必须用其他调味料补足,比如更强烈的色彩对比或动态瞬间。


 ButterflyWingFantasy
 ButterflyWingFantas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