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好价格便宜的手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摄像头并非越多越好
很多人看到后置四摄、五摄的手机就挪不动腿,但实际拍摄时,可能只有主摄和超广角真正派上用场,比如某款千元机号称"AI四摄",实测发现2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拍出的照片放大后全是噪点,还不如用主摄裁切来得清晰,这就好比买了一套刀具,看着有十把刀,结果切菜时常用的只有主厨刀和水果刀,与其追求数量,不如关注主摄的传感器尺寸——像1/1.7英寸以上的大底,配合f/1.8大光圈,夜间拍摄才能hold住场面。
高像素不等于高画质
厂商把"6400万像素"印在手机边框上时,往往不会告诉你这些照片是四合一输出的,实际使用中,开启全像素模式反而会暴露镜头的缺陷——光线稍弱就出现涂抹感,文件体积却大得吓人,去年测试某款热门机型时发现,默认1200万像素模式拍摄的树叶纹理,反而比6400万像素模式更自然,这就像用老式收音机,旋钮调到模糊位置时声音最大,但调到清晰位置才能听清内容,建议优先选择支持光学防抖的机型,手持拍摄时成功率能提升三成。
算法调校比硬件更重要
同样用索尼IMX582传感器,不同品牌拍出的肤色能差出三个色号,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款手机把夕阳下的橙红色晚霞修成了粉紫色,活像打开了美颜相机的"梦幻滤镜",这就好比同样的食材,路边摊和米其林厨师做出来的完全是两道菜,建议购买前翻看用户实拍样张,特别注意逆光场景的表现——好的算法应该保留云层细节,而不是把天空刷成一片死白。
二手旗舰可能是性价比之选
去年发布的影像旗舰,现在二手价格往往腰斩,比如某款搭载1英寸大底的机型,上市时卖五千多,现在九成新机器两千就能拿下,实测发现它的夜景模式仍然吊打多数新款中端机,毕竟物理层面的进光量优势不会过时,这就像买二手车,前任车主已经承担了大部分贬值,你只要花小钱就能享受越级体验,不过要注意检查摄像头是否有划痕,曾经收过一台镜头镀膜磨损的机器,拍出来的照片永远蒙着层雾。
配件投入能大幅提升效果
二十块的手机三脚架,比价值两千的"手持超级夜景"更管用,在河边拍流水慢门时,中端机架上三脚架,用专业模式手动压低ISO,成片效果能接近旗舰机的自动模式,另外推荐购置偏振镜,某国产品牌售价不到五十,但消除玻璃反光的效果立竿见影,这就给自行车装了个电动马达,花小钱办大事,不过要注意镜头直径,买错尺寸就只能用胶带固定了。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